Quantcast
Channel: 中國報 - 十分專題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27

廣州棄嬰安全島引發棄嬰潮 中國棄嬰問題堪虞

$
0
0

文:張家揚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今年1月28日,中國廣東省第一個“棄嬰保護艙”──廣州棄嬰安全島試點開跑,結果開始運作第一天便接到棄嬰,啟動短短一個月,就收到接近200名棄嬰!

由于這股“棄嬰潮”超過該市福利院承受的極限,廣州市社會福利部門被迫暫時喊停,中止正在試點中的嬰兒安全島計劃……

全球多個國家都設有“棄嬰保護艙”或“棄嬰安全島”,以設立特定地點收留被遺棄的嬰兒,增加他們的存活幾率。

 南非的棄嬰保護艙,成立首4年,收到約30名棄嬰,意大利成立了3個月,才迎來第一名棄嬰。捷克于2005年設置,截至翌年3月,共收到3名棄嬰。

 比利時更是超棒,成立首3年,沒有收到任何棄嬰!

 場景來到中國廣州,計劃才試跑一個月,棄嬰人數就接近200名,叫當局大感吃不消!

 在這之前,有廣州民眾反對該市成立棄嬰安全島,擔心鼓勵棄嬰行為,同時也擔憂全國的棄嬰都往這里送。

 廣州全國人大代表、律師朱列玉當時還樂觀地表示,設置棄嬰島的時候,就應該考慮有可能全國各地的棄嬰都送過來。

 在他看來,棄嬰島展示了廣州的胸襟和包容,“全國各地棄嬰都往廣州送,我覺得這個城市有魅力,有人文關懷。這不是什么壞事情,而是好事情。”

棄嬰潮明顯壯大

 當棄嬰安全島收到的棄嬰人數劇增時,輿論質疑設置嬰兒安全島是否合適的聲浪更大了,但是,廣州市民政局局長莊悅群還是堅持計劃應繼續下去。

 他堅決表態:“不能因為有壓力而退縮。”他說,市民政局會做好這個試點,根據眼前的困難,積極想辦法解決。

 不過,由于廣州棄嬰安全島的名氣日大,棄嬰潮也明顯壯大,令當局十分困擾。

 據悉,安全島成立首10天,就收到33名棄嬰,年齡從出生幾天到5歲不等,全都患有不同種類、不同程度的疾病。

 其后,在一個月內,該安全島就收到近200名棄嬰,令廣州市社會福利院不得不實行相應措施。

 監控錄像派上場,路旁也豎起“棄嬰違法”、“您已進入24小時治安視頻監控範圍”及更為嚴厲的警示牌。

 當局甚至調派更多保安人員,以便勸離那些不符合資格的人把孩子帶走。

 但仍有少部分家長強行把孩子留下,他們把嬰兒安全島看成病重孩子的最后一線救治希望。

 結果,顧不得莊悅群局長的話言猶在耳,這股爆發的棄嬰潮,迫使當局痛下決定,暫時關閉棄嬰安全島。

 至于安全島有沒有重開的一天?這或許要等廣州市民政局想出解決眼前困難的周全方案,才會有所定論。 

臨時庇護所
提高嬰兒存活率

 “棄嬰保護艙”或“棄嬰安全島”,也稱為“嬰兒安全島”。

 它是棄嬰接收設施和臨時庇護場所,“島”內設有嬰兒保溫箱、延時報警裝置、空調和兒童床等。島內接收嬰兒后,延時報警裝置會在5至10分鐘后通知福利院,工作人員將視嬰兒情況做出安排,將他轉入醫院救治或安置于福利院內。

 安全島的目的在于避免人們將嬰兒棄在野外或偏僻之處,令他們沒有及時獲得援助搶救,遭受飢餓、寒冷或暴曬,乃至被流浪動物啃食,而使生命受威脅。它有助于提高嬰兒存活幾率及延長其生命。

 一般上,棄嬰安全島多設在教堂、醫院、福利機構等社會服務中心。

 在一些國家,棄嬰父母也有反悔的機會,例如在德國,父母把嬰兒送去安全島后,在八週內若是反悔,可以領回自己的孩子,而不須肩負任何法律責任。這段時限過后,嬰兒將開放讓人領養。

 在美國,父母在遺棄親兒后,有14天的時間反悔。

 在印度,重男輕女觀念極為嚴重,導致許多女嬰被殺。早在1994年,印度泰米爾納德邦首長買雅拉立哈,便設置了該國第一個棄嬰保護艙,希望借此預防殺害女嬰事件,被遺棄的孩子都由政府撫養長大。

 目前,全球各國的棄嬰安全島,給予棄嬰更大的安全與保護,但並未顧及嬰兒日后與親生父母相認的需求。

 而比利時安特衛普一個私人慈善組織“母親為了母親”,則體貼地想到這一點。所設置的保護箱,箱內有個信封,內含一封給棄嬰家長的信和半張卡片,可以作為日后聯繫的“信物”。

具八百多年歷史
原意保護母嬰免遭恥辱

 棄嬰安全島不是現代文明產物,早在中世紀時期,歐洲國家已出現這項東西,算起來,迄今已經有八百多年的歷史了。

 1198年,教宗諾森三世指示下,意大利出現第一個棄嬰輪盤(ruota dei trovatelli)。教宗此舉,志在讓遭受苦難和恥辱的母親,能以隱秘安全的方式放棄自己的嬰兒,而不需要殺害嬰兒。

 棄嬰輪盤是圓柱形裝置,類似旋轉門,設于教堂的外牆。母親在牆外將嬰兒放入圓柱內,再旋轉圓柱,便能將嬰兒送入教堂內,接著,她可以弄響旁邊的鈴鐺,通知教堂內部的人接收棄嬰。

 中世紀后期,棄嬰輪盤在歐洲已經很普遍,甚至在1825年傳播到南美的巴西。棄嬰輪盤從中世紀一直沿用到19世紀,在梵蒂岡聖靈醫院,迄今仍保留這項裝置。

 十九世紀末,棄嬰島被認為“不符合現代觀念”,而消失了一個多世紀。但全球棄嬰問題仍普遍存在。在隨后一個世紀,西方國家一直致力解決棄嬰問題,包括立法禁止、建設收養設施、流程管理等。

 但是,立法無法解決這些國家的棄嬰問題,反而屢屢發生棄嬰在嚴寒中凍死、被動物咬死等問題。

 終于,1996年,匈牙利率先設置了棄嬰安全島,並修改法律,使棄嬰安全島合法。此后,歐洲各國,包括德國、比利時、瑞士、荷蘭、捷克、斯洛伐克、奧地利、意大利、梵蒂岡、俄羅斯、立陶宛,乃至北美的加拿大等國,相繼設立棄嬰安全島。

中國首個棄嬰安全島
河北石家莊福利院設立

 在中國,每年平均有大約一萬名嬰兒遭遺棄。

 2011年6月1日,中國第一個棄嬰安全島在河北省石家莊市社會福利院設立。

 在這之前,石家莊市社會福利院一帶,每年有十多個棄嬰。他們大多數置放在紙箱或編織袋裡,極易因天氣寒冷或炎熱導致病情加重。有的孩子甚至遭到流浪貓狗啃食,或被螞蟻、蚊子等昆蟲叮咬。

 高昂的醫藥費是中國人遺棄親身肉骨的主因,許多家庭無法承受昂貴的醫療費,也無法承受呆傻孩子將來的特殊教育費用,更擔心因病致貧。

 在一次會議上,石家莊社會福利院院長韓金紅聽說國外這種保護棄嬰的舉措,便決定在福利院門口也設置一個棄嬰保護試點設施,從而設立了中國第一座棄嬰保護設施。

 石家莊棄嬰安全島試點落實兩年后,中國在全國各地開展“嬰兒安全島”試點工作,要求各地根據實際情況開展棄嬰島試點。

嬰兒安全島計劃
變成殘疾小孩收容處

 中國棄嬰安全島,幾乎成為病重與殘疾小孩的收容處。

 石家莊棄嬰安全島成立半個月后,收到了第一個被遺棄的男嬰,並且被福利院接收,但是,醫藥檢驗顯示,這個才出生3天的男嬰,患有先天性愚型,無法治癒,他在9天后去世。

 第二個棄嬰,4個月大,患有嚴重腦積水。第三個棄嬰有殘疾,一個腳外翻、手無法伸展。

 石家莊安全島成立半年余,截至2012年1月底,共收到26名棄嬰中,其中18名存活,占總數的69%。比較起以往,丟在福利院附近的棄嬰入院后存活率不足50%,這一比率無疑令人振奮,況且,安全島裡溫度適度,置放其中的孩子,很少再出現高燒、外傷和肺炎症狀。

 截至去年2月,石家莊棄嬰安全島,共接收棄嬰逾220名,與過往接收到的棄嬰數據相比,並無明顯增加的趨勢。

 反倒是后來廣州成立的安全島,面對巨大的棄嬰潮,而招架不來,被迫暫停服務,令人始料不及。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2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