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中國報 - 十分專題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27

不是跑步這麼簡單 超馬考驗智力體力勇氣 (第4篇)

$
0
0

報導:涂素燕 
圖:受訪者提供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跑步會上癮,很多跑者,最后都會想跑更久、更長、更遠。

所以,從42.195公里的馬拉松,后來有了50公里、100公里、200公里,甚至距離更長的超級馬拉松……

對從來不跑步的人來說,42.195公里是不可能的要命距離。

 對剛跑馬拉松的人來說,42.195公里是個神聖的目標。

 對已經跑過多場馬拉松的人來說,42.195公里,已經不能滿足他們挑戰極限的慾望,所以衍生了距離更長的超級馬拉松(簡稱超馬)。

 超馬,尤其是野外超馬,已經不是跑步這么簡單的事。

 它結合探險,選手在野外的生存能力,考驗的不只是體能,還有膽識、應變能力、方向感。

 本地知名跑者吳少剛參加過37場超馬,包括名列全球最艱難體育賽事的美國死亡谷惡水超馬,和200公里以上距離的沙漠和叢林超馬。

困難超乎想像

 這些都是連續進行幾天幾夜的賽事,好像亞馬遜叢林超馬,就分成7天6個賽段進行。

 選手必須全程背負本身的日常用品,對體能的要求逼近人體極限,路程的困難和可能遇到的挑戰,超乎想像。

 野生叢林里生活著各種飛禽走獸,如美洲豹、蟒蛇、黃蜂、蠍子、食人魚等,參賽者大有機會跟這些動物“打照面”。

 選手在賽程中,除了要跟隨比賽節奏,保證自己的速度不落后,還得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態。

 連續幾天在野外的賽程中,選手可能會出現拉肚子、嘔吐、抽筋等身體狀況,必須非常注意飲食的攝取。

 “隨著比賽進入夜晚和后期的時候,就更加需要專注力,確保不迷路。”

 沒有方向感的人,是不可能在叢林、沙漠這些地方,跑超馬。

 但對他來說,通常還有“余裕”觀賞沿途風景,甚至拿相機出來拍拍照。

 他生平第一次踏足南北極和沙漠,就是以超馬選手身分。

 “這些地方儼然不同的異域風情,肯定是吸引我參加比賽的主要原因。”他想親身體驗沿途風光。

過程慘痛也不退出

 吳少剛曾在2009年10月,參加亞馬遜叢林超馬。

 他說:“ 這是一個多賽段的賽事,共分7天6個賽段”。

 參賽者必須全程背負這七天所需的物品,包括食物、吊床、緊急醫療物品、衣物等。

 “背包平均重量在10-12公斤左右,主辦單位全程只供應熱水和飲用水。”

 比賽的第一天(10月11日),正好是他的生日,“恰好在這天,我被攔在地上的樹幹絆倒,左手臂脫臼。

 他忍住激烈疼痛,在叢林裡走了4公里,才接受治療,讓左手臂歸位,接著又繼續跑到第一賽段的終點。

 儘管有傷痛在身,他還是沒有退賽,每天靠止痛藥繼續完成接下來各個賽段。

 比賽進行到第四賽段時,他雙腳的水泡已經很嚴重,甚至有點感染。

 每次起步都疼痛,第五賽段的89公里又是最為艱苦的賽段。

 路程不只跋高山涉惡水,還要進美洲豹密集的黑暗地帶。

 星光下、夜雨中,他在叢林里,重複高唱低吟著1970年代著名的流行曲,一步一步地邁出每一腳步。

 “這一整天,真的跟美洲豹擦肩而過,還被黃蜂叮了四五次。”

 最后一天,雙腳佈滿的水泡,已經讓他連跑鞋都很難穿上,每次穿過河水時,都激痛無比,他還是強忍著痛跑到終點。

 “很多選手都因為各式各樣的身體狀況而退賽,對我來說,這場比賽真是由始至終都是在‘痛’中度過和完成。”

 這是他至今最難忘的一場比賽,“可說是最為艱難的多賽段超馬賽事。”

不鼓勵女性單獨參加

 現年52歲的陳敏華,跑馬拉松6年,近一兩年加入超馬選手行列。

 她人生第一個超馬,是2013年1月在香港舉辦的“Vibram@香港100”100公里超馬。

 比賽起點為西貢半島北潭涌,沿途經過海灘、古木樹林、水塘和陡險山徑等。

 她從早上7開始跑,一直跑到第二天早上5點多,連續跑了22小時30多分鐘,成功完成賽事,並取得銅牌。

 第一場超馬完成得很順利,她再接再厲參加了去年9月沙巴的“The Most Beautiful Thing” (TMBT)100公里超馬。

 比賽關門時間是32小時,她用27小時完成比賽,但她說:“這場比賽其實很危險,我不鼓勵女性一個人參加。”

 她是跟丈夫一起報名參加,但她的速度比丈夫快,比賽開始后,兩人就分開跑。

 “比賽路途要過河,河水差不多高到我的胸部,最驚險的是,我走到菜園旁邊時,腳突然陷入泥沼,花了很長時間才抽出來。”

 她覺得沿途很不安全,不知會遇到什么事或什么人。

 過后他遇到一位男醫生,他本來想放棄比賽,“我邀請他跟我結伴同行,兩個人一起完成比賽。”

30小時不停歇驚險過關

 今年3月14日,陳敏華參加了香港大嶼山100公里越野賽,比賽關門時間是32小時。

 因為賽事比較困難,她花了30小時才完成,也就是跑了一天6小時。沿途要上下山,山路有亂石、小砂子,還要經過灌木叢,而且是走夜路,非常有挑戰性。

 比賽是晚上11點半開始,所以她從晚上跑到白天,又從白天跑到晚上。

 “本來有400多位選手,到最后有31巴仙選手被淘汰。

 到了第二天晚上,她已經非常渴睡,走到一個岔路前,看到眼前有三條路,不知道該往哪條路走。

 她憑感覺選了其中一條路,走著走著,發現前面是海灘,這是條死路。

 “最可怕的是,回頭一看右邊是墓園,三更半夜,人生地不熟,我嚇死了。”

 走回頭聽到狗吠聲,她硬著頭皮繼續走,看到有兩個帳篷,一男一女在露營,她趕快上前問路。

 不過,他們也不清楚比賽路線,“最后是看到遠處有其他選手的頭燈,才跟了過去。”

 從迷路到找到路線,差不多白走了一個小時,所幸最后還是在關門時間前完成比賽。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2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