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中國報 - 十分專題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27

肢體舞動 啟動心靈深度內涵(上篇)

$
0
0

特約:楊潔思
圖:受訪者提供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100年前的1912年,“優律思美”誕生了。

這是一種特別的藝術,外表看似舞蹈,但它卻並非只是單純的肢體舞動,還有更深的內涵,因此備受推崇。 

百年后的今天,這種藝術活動漸漸在東方社會萌芽,今日已傳入大馬。

這門藝術有何特別?

它是在怎樣的情況下催生,又對人們有何幫助呢?

100年前,19世紀末、20世紀初,歐洲中部。 

 還是那種男性西裝筆挺、綁領結,女性穿寬闊及地長裙的年代。

 普遍傳統與保守的社會,卻彌漫著神秘學復興的味道。 

 在德國,一位專業演講者,魯道夫史代納博士(Dr. Rudolf Steiner,1861年-1925年),四處展開他的演說之旅。

 史代納是一位生活在德國的奧地利籍社會哲學家,他涉獵的領域廣泛,演講主題也很多元,上至天文地理、下至文學歷史、數理科學、人類心靈與發展、藝術、教育、醫學、農耕、建築、金融等等,他都可以侃侃而談。 

 當然,有許多時候,他的演講內容跟在其所創設的人智學(Anthroposophy)相關。

 人智學為人類智慧學簡稱,這是一門針對人類研究的獨特精闢的學說,“帶有充滿靈智的世界觀,以人的本性、心靈感覺和獨立于感官的純思維與理論解釋生活”(網上搜索器谷歌如是形容)。

 在人智學的基礎上,史代納博士也留下了對于農耕(生態動力農耕)、醫療與教育(華德福教育)三大領域的方向指示。

 他的博學多才,很快就俘虜了眾人的芳心,吸引了大批聽眾,他的演講幾乎場場爆滿,年輕人更是傾心于這位他們心目中無所不知的學者。

空間舞動的藝術

 1908年5月,史代納博士在德國漢堡進行一系列的演講,主題是“聖約翰福音”。

 他在第一天的演講談到,從宇宙初始的寂靜,進化到產生“奧義聲語”(在佛學裡,較普遍的說法,是種子音,或是梵咒的聲音),然后封存、迴盪于人之中,于是人類開始產生語言。

 演講結束時,他走向一位年輕女聽眾,問她能不能把“這個”舞蹈出來。

 那位女孩Margarita Woloschina,自小喜愛舞蹈,她回答:“我相信一個人可以把他感覺到的任何東西舞出來”。

 同一年稍后,在柏林(Berlin)的另一場演講,史代納博士再次跟Woloschina談話,提到舞蹈律動的特質。

 Woloschina傳記裡提到,那兩次,史代納博士都沉默的站在她面前,似乎在等待什么。而事隔多年后,她才意識到,靈性世界的學習,導師是得等學生開口的。

 1911年,一位人智學會的會員突然去世,遺下寡母孩子,這位母親在柏林與史代納博士會談后,讓18歲的女兒Lory Smits跟博士開始了這個新的空間舞動的藝術。 

 Lory Smits因而成為第一位優律思美人(Eurythmist)。

 這是優律思美(Eurythmie,英文為Eurythmy)的源起。

彰顯美好和諧動作

 前面說了一大段歷史故事,而優律思美才剛出場,到底什么是優律思美呢? 

 且慢,故事還沒說完呢! 

 話說,Lory Smits開始跟史代納博士學習。

 1912年1月,博士給予19歲的Lory Smits一些指示:研習解剖學(或人體結構)、觀察希臘藝術(雕像)、做某些節奏律動的練習──作為預備的基礎。

 整整一年的時間,Lory Smits 都是單獨學習。當中,史代納博士視察她進展的情形,然后進一步確定正式的課程內容。

 1913年,史代納博士開始對大眾公開介紹這門嶄新的藝術,這門藝術也漸漸發展開來。 

 史代納夫人將這門藝術命名為優律思美(Eurythmie);源出于希臘字根,Eu(美好),Rhythmos(韻律)──闡明:彰顯美好和諧的動作。

 由于優律思美完全出自于人智學本身,是史代納博士在人智學中ㄧ切發展的全部精髓,因此,台灣優律思美學校創辦人賴心詩老師也稱她為“人智學的女兒”。  

 目前,歐洲多國、美國等西方國家,都有優律思美學院。在四年前,台灣也開辦了優律思美學校,創辦人賴心詩老師是台灣乃至亞洲華人區優律思美的一大推手。  

看得見的語言和吟唱

 什么是優律思美?

 優律思美是一個新生藝術,優律思美人隨著語言與音樂,有時藉由幾何圖形于空間為媒介,展現、表達出語言、音樂內在本身所存在的力量,而形成外在的姿勢與動作。

 賴心詩老師的解釋是:“優律思美並不是現代舞,她是從一個完全不同的源頭發展出來的,她是獨特的表演藝術,也是華德福教育中的重要課程之一,不僅純然地將語言及音樂所蘊藏的強大生命力在空間中表達出生命的實體,並培養創造出團體及個人與天地宇宙的和諧關係。”

 “當我們聆賞一首詩歌或傾聽一場絕妙的交響樂,透過吟詩人的聲音,以及音樂家的演奏,我們聽見旋律、字音在空中吟繞,當你欣賞優律思美的演出時,你所看見的是語言與音樂背后中所孕藏的大地及宇宙中的力量,創造成型的元素。”她在部落格(http://eurythmytw.blogspot.com) 中如是解釋。

 優律思美人常形容,“優律思美是看得見的語言,看得見的吟唱。”

 心詩老師解釋,當一個人藉由音樂或語言來表達內在的感受時,我們通常會有想用全身來表達的傾向,但未將這個傾向轉帶到外在讓它成為真實的表達。如果我們能夠瞭解及辨別出這個內在表達的傾向,是奠基于整個人體全身的構造,是由語言的子音、母音、輕重聲及音樂中的音符、節奏等等所組成的,然后這便有可能由一個人或一個團體來表達看得見的語言及看得見的音樂。

從舞動中體會真相

 “優律思美蘊含了人智學的一切,也是個極特殊的藝術,提供了讓人能從做中、舞動中去體驗真相、事實。”

 史代納博士指出,它涵蓋三個面向:藝術性、教育性、治療性,而現今,也衍生出社會性的優律思美。 

 在兒童優律思美教學上,不同年齡階層的學生,會有不同需求的教學內容。一二年級學生,主要以童話故事內容為主體,走或跑的方式體驗並運用直線和曲線原則;三四年級會搭配更複雜節奏與銅棒練習等律動。

 中年高年級學生,則可以戲劇的方式呈獻,學生彼此間互動,發展出複雜且有無窮變化的韻律表演。

激發能量發掘本質

 不久前,賴心詩老師受邀來馬主持優律思美工作坊,她受訪時說:“優律思美本身是社交藝術(Social art),考驗你是否有能力和一個團體工作,互補幫助成長。你在團體中,自己的工作與責任是什么?你是怎樣的人,有自己的想法風格,還是跟著別人走?” 

 優律思美舞蹈中,有團體舞,也有獨舞,如果欠缺個人風格,獨舞就難以舞出自己。

 每個人的角色不一樣,而你的內在有沒有辦法發光?有沒有辦法呈獻出自己?  

 因此,她強調:“這個舞動,不是好不好看的問題。優律思美人的年齡、身材如何?這不重要。重點是:你是什么樣的人?你的品質是什么?”  

 “你是什么顏色?明亮的?暗的?若是暗的,是否能讓它變亮?”

 我們普遍看法,暗的色等同我們的弱點。但是,弱點優點如何界定?同個特質,在不同的文化裡,就可能有不同的界定。 

 例如,東方社會普遍強調要謙虛有禮,來到西方社會,並不強調這一點,他們反而會關心你是否能表達自己。

 “重點是看到個人內在本質。考驗個人有沒有能力把內在最亮的東西呈獻出來。”優律思美律動的價值在于啟發心靈的意志,她指出,優律思美能讓人更了解個人內在的力量,並將這種力量激發出來。 

 “每個人都需要站直,才可以成為我們裡面的‘我’,知道自己的責任與角色。”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2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