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報導:潘有文
圖:連利元、互聯網
大馬標準使用者協會(Malaysian Association of Standards Users)推動玩具安全運動多時,同時自發負起評估現有大馬玩具安全情況,其提供的意見或可作為消費人和政府的重要參考。
大馬的玩具包裝上貼有MC標誌(Malaysian Conformity Mark),消費者以此辨認有關玩具的安全得到保障;然而,一些商家基于成本考量,玩具未經檢驗或魚目混珠,未貼標簽或貼上偽造標簽即推出市場,讓玩具安全與否存疑。
大馬標準使用者協會購買一些擁有MC標誌和無標誌的玩具,依此仿造一個標誌,然后展示給消費人辨認,大多數人都無分辨真假。
“只需用白紙,印出相關標誌即可,可以制成一模一樣,難分真假的標誌。”該協會總執行長蕾娜指出,即使是已經驗證的標簽,取走標簽之后,一樣可以重新複制一個。
當有關當局告訴消費者,可從玩具包裝上的標誌,購買經驗證的玩具,但這些標誌卻又不難自制,而且偽造的標誌相似度極高,消費人要如何辨認真假呢?
由于標簽極易仿造,以及需要檢驗玩具的成本不低,一些商家或因此挺而走險,企圖以仿造的標簽,蒙騙消費者和執法官員。
玩具檢測有三種
檢測一種玩具的價格,動輒數百至近千令吉,雖然可測知玩具的安全程度,但同時增加制造商的負擔,成了某些商家不願將產品送檢的原因。
玩具的檢測有三種,分別是機械安全(Mechanical Safety)、化學測試(Chemical Testing),以及易燃測試(Flammability Testing)。
蕾娜表示,每一種測試介于700~900令吉之間,視何種玩具而定,如果商家的某種玩具成本只是2令吉,進口2000個,成本負擔極重。
由于這些原因,市場上的玩具依然有待當局嚴格執法,才能確保消費人購買到安全的玩具給兒童;同時,該協會認為有關當局應設立網上數據庫,收錄所有經認證和註冊的玩具,利于消費人檢視和做出投報。
醒覺不高不知向誰投訴
消費人對于玩具安全並非不聞不問,而是不知該向誰投訴,或者投訴后石沉大海。
“你知道找哪一個政府部門投訴,或者知道貿消部有關投訴玩具安全的電話號碼嗎?”蕾娜相信許多消費者都無法回答這個問題。
玩具未發生嚴重事故時,國人和政府的醒覺度都不高;兒童的玩具安全問題可大可小,一旦發生致命意外才來關注,那將是一件憾事。
“政府應提供各種訊息,不是說沒有任何投訴或死亡個案,就不處理。消費人在這方面面對的問題,就是不知如何投訴或有關方面沒有反應。”因此,她指出,一些有關玩具安全的問題,消費人反而會致電非政府組織。
這些消費組織接到投訴后,有者向大馬標準使用者協會提供數據和資訊,由后者分析事件情況后,再向相關政府單位反應。
大馬不似歐美等地,針對消費人安全問題,包括玩具安全,成立一個消費人產品安全單位,我國是由處理許多不同事務的貿消部負責,因此,功能和效率不如專注負責消費人產品安全的歐美國家。
蕾娜指出,美國擁有美國消費人產品安全委員會(US Consumer Product Safety Commission,簡稱USCPSC),歐洲田家也有類似團體,東南亞國家中,新加坡的保護消費人單位也與政府緊密合作,保障消費人的安全和利益。
大馬標準使用協會
催化安全條例
大馬于4年前推出《消費者保護(玩具安全標準)法》以及《安全標準認可證書和合格標誌法》,早于2007年已開始致力于推動玩具安全醒覺的大馬標準使用協會,應記上一功。
當時,全球爆發百萬件玩具需要回收的風波,大馬一如既往的“幸運”,能夠免于一切的災難,自然也沒有回收某些被指有問題玩具。
原來,我國沒有可回收有問題玩具的條例,大馬標準使用者協會主動收集一些市場上,沒有在這次風波中被點名的玩具種類,進行簡單的玩具含鉛測試。
蕾娜指出,當時,該協會購買一個美國開發的筆型含鉛檢測器,如果物件含鉛超標,檢測器碰觸它后,就會轉成紅色,“但是也只能知道它含鉛超標與否,至于確實的含鉛量,就要送去實驗室檢測。”
這個價格近千元的檢測器,可進行百次測試,該協會購買了24個玩具,結果其中22個玩具含鉛超標!
她指出,該協會把這次試驗報告交給貿消部后,后者開始擬定玩具安全條例;即是說,這次試驗結果成為現有玩具安全條例的催化劑。
增設授權實驗室檢驗
檢測玩具安全,只能在指定的一個地方進行?此舉當然行不通!
2012年,玩具安全條例執行之初,政府規定玩具商只能在政府承認的唯一單位進行測試,並沒有授權其他試驗室,這讓商家非常抓狂。
“全馬有許多商家,但只指定一個單位測試,不是所有商品都囤積在海關了?這讓商家跳腳!”蕾娜表示,后來政府再授權更多的實驗室可檢測玩具安全后,才解決了這個問題。
含鉛量限制歐美有差異
歐美玩具中含鉛量的限制有些差異,但都是屬于嚴格限制!
蕾娜指出,美國方面規定玩具最大含鉛量是300ppm(Part Per Million,百萬分率),歐洲則是90ppm。
“美國設想小孩誤吞玩具進入肚子,因此,需要測試整個玩具;歐洲則是假定兒童把含鉛玩具放在嘴內,只是流入一些鉛,因此,最大含鉛量標準較低。”她表示,美國的標準並非不安全,反而商家的玩具入口美國時,因此需做更仔細和完整的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