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中國報 - 十分專題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27

油電雙漲壓力大 開源節流齊心抗漲(第3篇)

$
0
0

報導:潘有文
圖:受訪者提供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馬兒跑得快,卻跑不贏漲價列車!

已經起價的汽油費,加上電費調漲,許多食用和日用品應聲而漲,新一年看來要過得苦哈哈了。

對于七個孩子的媽──李麗春來說,就要想方設法從省油省電開始,平衡家中開支,全家人一起「抗漲」。

這個馬年,謹慎用錢,節省開銷,已是許多人無法逃避的選擇!

李麗春和丈夫林春保住在森美蘭州芙蓉,育有七名子女,五女二男,年齡介于8歲至19歲,一家九口的生活,遇上了漲價年,更加需要好好掂量一下。

 “新年漲價風確實對我的家庭帶來很大沖擊!尤其是汽油費和電費影響最直接。”一家之“煮”李麗春,對于這一波“油電衝擊”感受最深。

 去年9月汽油價格調漲后,載送孩子上學來回的油費,已讓她感受到漲價的壓力;她自己接送孩子上下課,省去了校車費,如果七個孩子都坐校車,動輒每人數十令吉的校車費,加起來將是一筆龐大的數目。

 “慶幸的是,孩子沒有校外補習班,要不然,單是接送補習班的汽油費,也是一大筆開支。”對于人口較多,孩子都已上學的家庭,油價上漲的影響極大。

生活開支大增

 經歷油價上漲后,今年伊始電費隨著上調,也宣告李麗春一家開始另一波“抗漲”。

 生活處處需要用電,價格調升后,百物漲騰,生活開支也大增,一般家庭都會有冰箱、洗衣機、飯鍋、電視、風扇等,使用量越大,電費越高。

 “儘管我們只在天氣炎熱的夜晚,才會開冷氣機,電費依然需要百余令吉。”相較幾年前相近的用電量,電費才不過六十多令吉,李麗春感慨電費已不便宜。

 現在,電費起價已成事實,為了節省電費,她們一家人變成了“超級省電專家”,她的二女兒林愷雯(18歲),就扮演監督角色,時刻緊盯著家人用電方式,不讓家人浪費電源,例如不準胡亂開燈。

 恰好,她家浴室的熱水器壞了,她決定暫時不買新的,趁機讓孩子習慣不再使用熱水器沐浴,雨天或天氣冷時,才煲熱水洗澡,平時就只洗冷水澡。 

 “感覺像是回到了從前,沒有了方便的熱水器,無法舒舒服服的洗熱水澡,好難過!”但是,為了節省電源,為了節省開支,她唯有接受現實。

 油費和水電費這兩個“漲價雙寶”,已讓像李麗春的家庭開支增加不少,未來可以預見更多連鎖反應,將影響日用品和食品的價格。

 “感覺今年有點禍不單行,也讓人措手不及;這個新年(2014年)不好過。”她無奈地表示。

抗漲策略能省則省

 抗漲行動開始,李麗春卯足精神,可以節省開支的方法都派上用場!

 以下是她提到的一些方法,可作為讀者參考:

 ●接受親友轉送的二手舊衣物;

 ●在家裡煮食,減少出遠門;外遊多數是去爬山和郊遊;

 ●使用自制手工皂洗頭、洗臉、沐浴;

 ●使用回鍋油自制環保家事皂供洗碗、洗鞋、洗衣用途。(她已好一段時間沒買沐浴乳、洗衣粉和洗碗精了。)

 ●女性可使用環保衛生巾。(使用后清洗,曬干后重複使用。)

 ●讓孩子習慣洗冷水澡,不用熱水器。孩子身體強健,減少生病。

 ●不用電水壺,使用保溫壺。

 ●減少燈管數量。

 ●購物時寫好購物單,避免買到不必要的物品。

DIY飲料年餅全家樂融融

 年關將近,辦年貨需要一筆費用,購買各種飲料、食品、裝飾用品、衣物,增添過年氣氛。

 自去年開始,李麗春的年貨單上,就剔除了汽水或包裝飲料,只在新年期間煲些涼茶或薏米水代替,這不只能節省,也對身體健康有幫助。

 至于年糕或年餅,李麗春自己動手做,減少購買量,省錢之余,也讓參與制作年糕或年餅的小孩們大樂,老人家也樂得看到這種情況。

 自已動手做過年糕點,不只是新鮮,而且可以調控甜味,更為健康。

 過一個年,花費不少錢,想要省錢又要有過年氣氛,就要自己D.I.Y一些東西了。

 “感覺上是一年不如一年,以前出外購物,一大推車內的物品,才不過百余令吉。現在是一小籃子裏不過幾樣物品,已過百令吉!”李麗春感嘆收入沒增加多少,花費卻多了不少,只能用入不敷出來形容。

制手工皂一舉三得

 李麗春懂得制作手工皂,除了放在家中使用,也成了她另一個收入來源。

 她在網上銷售手工皂,也開班授課,雖然未能創造大量收入,但也能稍微減輕家中的經濟負擔。

 由于手工皂班是不定期開班,收入并不固定,她所賺取的收入也要用來添購原料和皂模,而且家中也使用手工皂,因此手工皂班盈利不多。

 “不過,這也不失為一個收入來源,可以讓我自供自給,購買自己屬意的手工皂原料和用具,而不需要伸手跟老公拿錢購買。”手工皂除了有環保之用,又可在家中使用,同時又增加一些收入,一舉三得。

過新年節省為前提

 漲價風刮起,減和省成了今年李麗春一家過年的關鍵詞!

 今年,大馬百物在漲,大大影響這一家人的農曆新年消費規劃,首先就是減少出門拜年,更多時間留在家裏,減少不必要的開支。

 “新年都是去親戚家拜年,沒有出遊,也沒有特別慶祝活動。”她說。

 為了面對一波又一波漲價風,李麗春決定今年家裡不粉刷、只是填補脫落的舊漆,同時減少購買新年吊飾。

 過年時,七個孩子的消費確實比一般家庭多,如果是每個孩子都買一套衣服,就需付出7套價格,如果每人兩套的話,就更加不得了。

 “幾個較年長的孩子在學校假期出外工作,這些較年長的孩子可以自行買新年衣服。我們(父母)只需準備幾個年齡較低孩子的新年衣。”她指出,這樣一來,確實省下不少開銷。

 對她來說,新年的消費方式,一般上是根據該年的經濟情況而定,如果當時經濟情況較佳,就會給孩子添多一些新衣,多買一些新年飾物裝飾家裡,給父母的紅包也可以多些。

一家九口小檔案

 父親:林春保
 母親:李麗春

 老大:林愷幃 女 19歲
 老二:林愷雯 女 18歲
 老三:林愷璇 女 16歲
 老四:林婌華 女 14歲
 老五:林宇康 男 13歲
 老六:林宇傑 男 10歲
 老么:林愷琦 女 8歲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2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