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中國報 - 十分專題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27

創意處理年貨垃圾 環保增值惠人利己

$
0
0

報導:潘有文
圖:受訪者提供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處理華人新年年貨『副產品』,環保和創意不能少!

 農曆新年即將結束,如何處理年貨用品、禮品、食品,也是一個需要關注的問題,剩下或沒有使用的物品,不一定全都要丟掉,可以讓它們再循環使用。

 不妨參考環保專家的意見,以及一些人的創意點子,為新年副產品找到『好歸宿』。

過年收到的禮籃,剩下的籃子、罐子、盒子,你會如何處理?一般人不外就是丟掉、送人,或者進了儲藏室,但如果發揮一點創意,這些年貨副產品的命運可能就不一樣了!

 首先,從環保角度來談,不要先丟掉這些東西,只要不是腐壞或不能再用,應該轉送給人或收起來比較恰當。

 “關于禮籃,需要留意的就是食品的食用期限,很多時候新年太多東西吃了,隔太久才開,結果食物過期了,造成浪費。”環保及廢棄物管理專家湯禮聰博士指出。他說,空禮籃可以充作其他用途,其至可歸還給包紮禮籃的商店,因為這些店一定會再用到這些籃子。

 如果空禮籃對自己沒用,或者已經破損,塑料制成的,就應將它分類,作為再循環之用。

 自己無法使用的東西,對別人可能很有用,湯禮聰博士建議可賣給回收商或捐給慈善團體。

 “再用(Reuse)就是把沒用的垃圾,重新再利用作為別的用途。例如把一個塑料瓶用來裝東西,或用鋁罐來當花瓶。”湯博士指出,一件垃圾可以有什么用途,主要是依據個人的需要和創造力而定。

為地球盡一分力

 新年喝完的紅酒瓶,有人把它洗干淨,當成花瓶;原本裝著食物或用品的盒子,可以變成文具箱。

 “但是,如果垃圾量太高的時候,例如新年期間,一般上重新使用的可能性會比較少。”湯博士無奈的表示。

 在他看來,新年后的垃圾量,較平時增多10巴仙左右,處理垃圾也變得更加耗時費勁,尤其是食物垃圾。

 食物殘渣佔了總垃圾量大約50巴仙,腐化過程將產生溫室氣體,間接導致全球暖化,人們在不知不覺中承擔著環境變化所帶來的衝擊。

 慶祝農曆新年時,能有一些環保醒覺,擁有分類或再循環使用的意識,即是間接為保護環境和地球盡一分力。

花點心思廢物變寶物

 動動腦筋,許多年貨用品,都可以成為另一種有用的東西!

 現在就來看看,它們可以變成哪一些玩意。

★碳酸飲料的寶特瓶制成掃帚

 ──把一支寶特瓶切成兩半,上方漏斗型部分作為銜接木棍之用;

 ──另一半再切開,並去除底部不平均部分,然后分切成條狀,累積數支寶特瓶數量后,裝在漏斗型寶特瓶內即可。

 ──雖然制作時間有些費時,但廢物利用方式值得參考。

★寶特瓶變成花灑的蓮蓬頭

 沖涼房的花灑蓮蓬頭壞了,想要省錢可使用寶特瓶。把寶特瓶底部扎數個小孔,漏斗口接入水管處,就成了花灑了。

★寶特瓶水桶

 2公升裝或更大的寶特瓶,切開其上部漏斗部分,可拿來浸泡一兩件衣物,襯衫、汗杉、短裙、內褲皆可。

★鋁罐拉環當衣架

 鋁罐拉環套入衣架后,等同多吊一個衣架,能多吊一件衣服,從而節省吊衣服的空間。

★寶特瓶和鋁罐當小花盆

 寶特瓶對半切開后,即是兩個小花盆;鋁罐也一樣,下半部可種一些小植物,或者當成筆筒。

★鋁罐綁成環狀,收納美麗小衣物

 鋁罐切開頭部后,數個鋁罐綁在一起,吊在衣櫥內,可以收納絲巾、絲襪、內衣等小衣物。

★洋芋片罐放意大利面條

 意大利面條未煮前呈直條狀,把它放在新春期間食用后的洋芋片罐內,簡單又方便。

★吸水管變成迷你花器

 沒有回收商想要回收吸水管,一般人用了就丟,因此它成了最容易忽略的塑料垃圾。

 喜歡種花的人,可以收集這些吸水管,洗干淨后放入一枝花,與其他種類花朵放在一起,成了另一個美麗景象。

裝飾品賦予新生命

 購買農曆新年裝飾品,許多人隨著當年生肖,而購買相關生肖飾物,隔年幾乎難以再用。

 “如果選了一些有生肖圖騰的裝飾品,當然明年不能再用了,也很少人可以保留12年后再用!那么,當無可避免的一些裝飾品需要丟的話,不妨可以把裝飾品上的圖片剪下來,給小孩當手工工具的材料。”湯禮聰博士表示,小孩可能在這一年裡,能在手工課時用上這些生肖圖畫。

 因此,他認為選擇的過年裝飾極為重要,應該盡量選擇可重复用的設計裝飾。

 如果以上方法都沒法使用,就要分類再循環,因為紙張和塑料裝飾品較易再使用。

分類處理回收利用

 有些飲料的包裝紙由塑料和鋁片合成,大馬還未有這類再循環技術,回收商不會回收這些東西,因此應該盡量減少購買。

 新春期間若無法避免使用這類包裝紙,湯禮聰博士認為應該進行垃圾分類,把包裝紙和食物殘渣分開,避免讓兩者皆失去再利用的機會。

 “如果食物殘渣被人回收做堆肥,動物飼料或沼氣發電的用途,這類包裝紙垃圾才不會造成不必要的麻煩。”他說。

妥善處置減新年垃圾量

 購買年貨,即是一種消費,也可能產生垃圾,因此購買時,就應該考量如何處理之后的垃圾問題。

 “在國外一些地方,當政府推行以垃圾量收費時,人們就會開始精明的購買,把自己的垃圾減得最低。這也就是一些產品的綠色標籤(Eco-Labeling)的功用,人們應該懂得閱讀每樣產品對環保所造成的效應。”湯禮聰博士說,這就是“垃圾管理,人人有責”的概念。

 他指出,在大馬,沒有上述概念和機制,也沒有管制產品包裝材料的法令,垃圾量每年不斷上升,尤其是佳節期間。

 因此,大家宜有先見之明,新年前就規劃好要購買怎樣的年貨,而非在新年后才來想法子處理年貨副產品,這才不會增加不必要的垃圾。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2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