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報導:涂素燕
圖:連國強、受訪者提供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在獲得永久居留權之前,她們只是大馬配偶及孩子的“依親者”,一旦離婚或老公去世,她們可能失去這里的一切,包括持大馬國籍的孩子,只能獨自一個人回中國。
李艷20歲嫁給大馬丈夫,育有3個分別9歲、7歲和兩歲的孩子,去年10月丈夫去世,一夜之間,她經歷很多,中國太太嫁來大馬最擔心的事,好像全都發生在她身上。
她持的是依親居留證,居留期限是2015年,身邊很多人擔心現在她丈夫不在了,她的居留證還有效嗎?
她于2003年跟丈夫注冊,2004年來馬生活,在大馬生活9年,丈夫一直是家庭唯一經濟支柱。
一朝喪夫頓失依靠
剛來大馬時,她曾到附近的黏土班教課,但是薪水一個月只有200令吉,當時丈夫經濟過得去,不需她分擔家計,所以她就沒繼續出外工作。
過去家里一切開銷、財務問題都是她丈夫在管,丈夫沒有固定給她家用,丈夫去世之前他們家庭已面對財務困難,丈夫去世時,她身上一分錢都沒有。
丈夫的兄弟姐妹已經各自成家,有自己的家庭需要照顧,她家翁家婆已70多歲,過著退休生活,無法提供她經濟援助。
來不及悲傷,沒有時間驚慌,她說:“我當時要想的,是如何撐起一頭家?”
親友支持紮根大馬
丈夫去世后,李艷的父母從中國來看她,覺得她一個人沒有能力在大馬撫養3個小孩,要接她和孩子們回中國。
中國養育小孩的開銷很大,不管生活費、教育費都很高,“就算一個孩子我都養不起,別說3個。”
再說她3個孩子都是大馬國籍,先不說他們從小在大馬成長,能否適應中國的生活,他們要在中國上學生活就必須面對很多國家政策問題。
“但爸爸提議接我們回中國,媽媽幫我照顧孩子,我可以出外工作,而且他今年五十多歲,還有一份工作,他覺得自己可以再拼個十多二十年,直到我的孩子們二十多歲能夠自立為止。”
然而,她考慮到家翁家婆很疼愛3個孫子,不想她把孫子帶回中國,她最終不忍心帶3個孩子回中國。
她親眼看到枕邊人去世后,家翁家婆有多難過,“他們已經失去兒子,我不想他們連孫子也失去。”
“中馬婚姻QQ群”的姐妹們也勸阻她:“你不能夠這樣就回去,這里是我們的家,不能因為發生事情我們就這樣走。”
姐妹們先是為她籌了一筆款項,為她解燃眉之急,接著還為她找工作,協助她創業,她丈夫的家人、附近的鄰居也給她很多支持,才讓她有勇氣繼續留在大馬,展開新生活。
自製小吃養家活兒
決定留在大馬撫育3個小孩后,李艷想過各種解決生計的方法。
她住在雪州邊緣地區丹絨加弄,“中馬婚姻QQ群”姐妹本來在吉隆坡城里為她找了一份工作,但是一位平日只是點頭之交的鄰居,聽說她要到城里打工,特地上門找她談了許多。
“他說如果我到城里打工,就無法照顧小孩。小孩還小,剛沒有了父親,如果母親又不在身邊,可能對他們有不良影響,他介紹我到附近酒家捧餐,這樣我可以一邊工作一邊照顧孩子。”
她覺得對方說得有道理,決定留在丹絨加弄工作,陪伴孩子成長。
但是這份工作只限周末,收入有限,群里的姐妹建議她另做一些小吃生意,增加收入。
她想起自己以前在深圳時,最喜歡的一種早餐就是抽屜腸粉,就在住家門口擺檔口賣抽屜腸粉,群里的姐妹也另外教她做北方餃子、水蒸包等中國特色小吃,讓客人可以配著腸粉一起吃。
開檔以來,很多鄰居都特地來光顧她,並幫她派傳單,家婆時常過來幫她照顧最小的孩子,忙不過來的時候,相熟的鄰居太太也會來幫她。
“附近一些嫁過來的越南太太,介紹許多同鄉來光顧,初一十五大家吃素或其他地方有早市的日子,這些朋友知道我生意不好,她們一定會選擇這個時候來幫我買。”
她的住家在花園一帶,人流比較少,所以最近她也騎腳車到附近一帶兜售。
目前靠這門小生意及周末周日捧餐,還可以維持家計。
嘗盡煎熬也不抱怨
丈夫去世5個月,李艷的生活被逼到另一軌道,訪談的時候,她一句也不抱怨當中嘗盡多少煎熬,每一步走得多苦,反而一直笑臉盈盈,處處站在他人的立場,為他人著想。
明明承受巨大喪夫之痛,她卻說:“比起家翁家婆、老公的家人,我沒有資格悲傷,他們家人感情很好,失去相處幾十年的家人,承受的悲傷比我更大。”
很多同鄉覺得她現在一無所有,沒有老公,沒有永久居留證,連她自己也說:“我們的一切是綁在老公身上的,有老公,我們才有孩子,有家庭,有一切,要是老公不在了,孩子、家庭、這里的一切可能就不再屬于我們。”
但是她始終覺得,自己來大馬9年,並非一無所獲,而且得到很多很多。
“我很年輕就嫁過來,年紀跟我小姑差不多,家婆一直把我當小女兒一樣照顧我。”
她印象最深刻的是,有次流產,剛從醫院回來,人還迷迷糊糊的,感覺有人不斷搓著她的腳底,耳邊傳來家婆的聲音,是家婆發現她腳底發冷,不斷為她溫熱腳底,她當下非常感動。
她說自己很早就出嫁,9年來幾乎日日夜夜跟夫家的人在一起,自己發生什么大事小事,娘家遠在中國,在身邊的都是夫家的人。
還有左鄰右舍,還有“中馬婚姻QQ群”的姐妹,一直都不遺余力幫助她,給了她許多溫暖。
最擔心失去居留證
李艷在大馬最近的一次居留證,是2010年辦的,居留期限是2015年。丈夫去世后,身邊的人都擔心她的居留證無效,她會變成非法逗留。
她問了許多人,大家的說法都不一樣,她到布城移民廳詢問,移民廳官員說她的簽證無效,需要馬上更換。
她要小姑問清楚對方,更換以后是持什么簽證,對方說換旅遊簽證給她。
她覺得不妥,決定問清楚才更新,“中馬婚姻QQ群”的姐妹為她諮詢律師,律師說她的簽證仍有效,她可以以現有的簽證逗留到2015年。
有人告訴她,大馬移民局提供伴侶離世或離異的外籍人士10年居留證,以讓他們留在這里照顧擁有大馬國籍的孩子,建議她找政黨人士為她申請。
“我找了這里一個政黨幫忙,一直沒有回復,朋友建議我到政黨的總部去,對方說我目前的簽證依然有效,至于10年居留證,可以嘗試申請,但是他們覺得這是浪費時間,因為一般不會批。”
現在她還不知道居留證到期后自己的命運會如何,但她相信,自己有3個小孩,移民局無論如何會更新她的居留證,只是手續可能比較麻煩。
嫁來大馬父女失和
李艷當年為了嫁來大馬,其實鬧了一場“家庭革命”,一度傷透父親的心。
她高中畢業從湖南老家到深圳打工,認識因為業務經常到廣州的大馬丈夫,交往一年,就決定結婚,當時父親反對得很凶。
“爸爸希望我高中畢業繼續升學,沒想到我直接就到深圳工作,后來還要嫁到馬來西亞那么遠。”
她父親曾是軍人,個性倔強,把她的戶口本藏起來,不讓她辦結婚手續。
她知道不可能說服父親,跟老公(當時還是男友)轉走“岳母策略”,希望母親可以向父親求情。
“我老公對媽媽做了很多保證,說一定會好好對我,媽媽才答應我們的婚事,后來媽媽3天不吃飯,爸爸才把戶口本丟出來給我。”
父親把戶口本丟給她時,問了她一句:“我問你最后一次,你要他還是要我?”
“當時看到爸爸終于交出戶口本時,我馬上衝過去撿起,還露出一副鬆了口氣的表情,爸爸應該是看到我的表情,他流淚了,轉過頭說從此以后再也沒有我這個女兒。”
現在說起來,她覺得自己當時年紀太小,一心想要跟自己相愛的人在一起,加上一直以來對父親的寵愛視為理所當然,完全沒有顧慮過他的感受。
那之后,她父親一直沒有跟她說過一句話,她要跟丈夫到大馬生活,離開老家那天,父親故意一早就出門,最后只有媽媽跟弟弟送她。
一直到兩三年后,第二個兒子出生,她帶著孩子回家,父親才再次跟她說話。
如今回想起這一切,無限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