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中國報 - 十分專題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27

電子投票出師不利 網絡和手機挽劣勢?(上篇)

$
0
0

文:程為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你的選票由你作主,投票方式執政者決定?

 投票方式除了現場手投,全球當政者也在探討無紙投票的可能,例如電子投票、網絡投票和手機投票;這些方式能否形成一股趨勢,還看技術成熟與否,以及執政者的決心。

 此外,近年,全球各國選舉的投票率下滑,強制投票和自動登記,或會推高投票率,選出代表更多人的政府!

今年5月5日是大馬第13屆大選日期,選民將在投票站投票,軍警人員可預先投票,旅居海外國人可郵寄投票,皆是傳統的投票方式。

 但是,一些西方國家,早在十多年前已試行電子投票,近年開始網絡投票,其中歐洲國家愛沙尼亞在2011年已可通過手機投票!

 國家選舉與一般真人秀電視節目的網絡選舉不同,后者是娛樂活動,票選過程的身分認證門鑑較低,因此不能作為無紙投票的標準。 

 各國政府對于網絡投票有所保留,因為擔心駭客盜取資料和數據,改變選舉結果,但波羅的海小國愛沙尼亞(Estonia)卻不擔心,反而首創先河,于2005年開始網絡選舉,2011年使用手機投票。

 愛沙尼亞是一個擁有129萬人口的國家,人口不多,但其網絡非常發達。

 該國6歲至74歲的人,有63巴仙的人會上網,86巴仙的人網絡報稅,76巴仙人口使用銀行匯款服務,國人的電子身分證,在國家選舉時,成為網絡投票的主要要認證工具。

 全球知名的網絡即時通訊(Instant Messenger)軟體Skype,就是由愛沙尼亞一群軟體開發人員所設計,該國人民不只生活中少不了網絡,而且還協助提升互聯網使用率。 

技術未成熟

 以上種種條件,令該國可以領先他國一步,使用網絡投票。

 在電子投票方面,歐美國家十多年前嘗試採用電子投票,當時,礙于技術不成熟,歐美國家政府對此興趣不大。

 愛爾蘭前總理伯蒂埃亨(Bertie Ahern,1997至2008年任期)在任時,非常看好電子投票,對愛爾蘭人仍以鉛筆劃選票的方式嗤之以鼻。

 2002年,愛爾蘭購入7500台,價值5100萬歐元(約2億令吉)的電子投票設備,埃亨準備讓國人以更“聰明”的方式投票。

 理論上,電子投票便利和環保,只需在投票機器輸入投票選項,即刻完成投票程序,而且,這種機器的銀幕字體較大,利便視力較弱的老年人;同時,電子投票減少用紙,也較環保。

 然而,理想和現實是兩回事,因為技術不成熟和不夠可靠,去年把所有投票機以7萬歐元(約27萬8000令吉)賣給私人公司,虧損超過4000萬歐元(約1億6000萬令吉)。

 電子投票能與全國中央投票系統連線,但也存在著一些難以克服的技術問題,包括只看到投票結果,檢查選票需要另印出來,以及只要一張小卡置入投票機,即可改動投票結果。

 因此,電子投票還在面對技術困難之際,網絡投票已開始迎頭赶上,目前澳洲、加拿大、美國等十多個國家,開始在國內一些地區使用網絡投票。

改善技術依然可為

 美國在2000年總統選舉時,已對電子投票躍躍欲試,並在一些州屬使用電子投票機,結局是:機械發生故障,工作人員措手不及!

 2006年,美國不死心,在多個地方選舉推動電子投票,使用率達到38%,但這並不代表成功推行電子投票,因為從中發現更多問題,以至去年美國總統大選,電子投票率降至16%。

 此外,荷蘭于2006年選舉,有候選人竟然改動了電子投票機,造成選票結果發生錯誤,讓這場大選蒙上污點。

 至今為止,歐洲國家中,只有比利時依然在大選時大量使用電子投票,近半的選民參與,至于其他國家則視情況而定,一般上只用在較小的地方選舉。

 電子投票不能預防選舉作弊,但依然有其使用價值,目前最大的難關是改善防護技術,以期有朝一日,電子投票能夠普及運用,有利人民投票。

手機投票後市看起

 現代人幾乎人人有手機,如果大選能用手機投票,也像歌唱比賽或真人秀比賽投選參賽者,無需到投票站投票,相信許多人樂于使用這個方式。

 去年,美國一間手機應用程式公司調查指出,當地60巴仙的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用戶,期待在選舉時,以手機投票。

 此外,美國千禧年后出生的一群,生活中頻密使用手機和網絡,近半人想以手機投票。

 美國人只是想用手機投票,愛沙尼亞人2011年就做到了!愛沙尼亞2011年大選,選民可用手機投票,這也是全球第一個在國家大選時,使用手機投票的國家。

 大選不是娛樂節目,不能任由手機用戶無限制投票,它關乎治理國家人選,因此必須進行明確的身分認證。

 因此,選擇以手機投票的愛沙尼亞選民,必須安裝選委會規定的手機晶片卡(Sim Card),然后登入警方網頁認證個人資料,就可以利用手機投票了。

愛沙尼亞成功範例

 愛沙尼亞網絡普及,成功進行網絡投票,關鍵在于技術準備充分,減少個人資料外泄,以及票選數據遭篡改的幾率低。

 但是,無紙投票不只關係電腦和網絡技術成熟與否,還與制度有關!愛沙尼亞良好的郵寄選票機制和觀念,在進行網絡投票時,正好派上用場。 

 選擇郵寄投票的愛沙尼亞選民,選舉前會收到兩個信封和選票,填好選票后放入其中一個沒任何個人資料的信封內;然后,再把這個信封放入寫有個人資料的第二個信封,選民再把信件寄給所屬的投票所即可。

 選舉當天,投票所工作人員打開信封,把選票信封放入投票箱內,再根據另一個信封的資料記錄有關選民已經投票,即完成投票程序。

 網絡投票依循上述概念進行,登記成為網絡投票者,先從選委會網站下載投票軟體,選擇屬意的候選人后,有關軟體將自行加密,這與郵寄選票的首個無資料信封一樣。

 然后,再附上網上提供的電子簽章做身分認證,即等同郵寄選票的第二個信封,在選舉前4至10天內,電郵給選委會即完成投票。

 愛沙尼亞網絡投票者有兩次機會,選民在選舉前想要更改決定,可以上網重做一次(只能重複一次),或當天到投票所投票,第二次投票即為最終決定。

 網絡投票者可以更改投票意願,雖然提供了選民“再轉變”的機會,引起不符合憲法的爭議,甚至有人把此事帶上法庭。

 然而,愛沙尼亞政府認為,這種做法可以保障網絡投票者,避免同儕或親友長輩干擾和施壓,做出違心的投票決定,因此過去兩屆大選,選民依然可以選擇網絡投票。 

克服安全性有可為

 電子投票、網絡投票和手機投票三種無紙投票方式,目前以電子投票的問題最多,后兩者反而沒有太大問題。

 目前,大多數國家對于網絡投票依舊採取觀望態度,當政者不願或不敢跨出一步,但也有一些國家“蠢蠢欲動”,希望在下一次大選使用網絡或手機投票。

 擔心無紙化投票不安全的想法,是否杞人憂天呢?如果各國能夠借鑑愛沙尼亞的無紙投票經驗,或許可以從中找到一些信心和解決方案。

 2008年時,愛沙尼亞議會通過下屆大選進行手機投票,該國身分證發行機構SK認證中心(SK Certification Center)信心滿滿的表示,手機投票的驗證系統和軟件安全!

 2011年,愛沙尼亞大選,投票方式包括手機投票,並沒有發生重大問題,不禁讓人反思:各國政府是否多慮了?

 無疑,愛沙尼亞以兩屆大選驗證網絡和手機投票的方式,讓一些國家的信心大增,開始把焦點集中在網絡投票,接下來數年或有更多國家採用這種投票方式。

 防範于未然無可厚非,如果防駭技術已經達到一定標準,加上使用雙重或多重身分認證機制,理應加速網絡和手機投票進程,讓選民多一種投票方式。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2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