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報導:潘有文
圖:陳梓健/NFDP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今時今日的球隊發展,已不止依靠球員或教練個人能力,同時需要各種有系統的方法,包括使用體育科學的協助,才能協助個人、球隊或國家取得不俗成績。
從技術、團隊精神、硬體設備到球員身體條件,足球青訓發展環環相扣,缺少某些部分都會功虧一簣…
日本的足球水平曾落在我國之后,但近十數年來,已躍起成為亞洲足球強國;今屆世界杯,日本已是連續第五次進入決賽圈,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注重青訓發展是重要因素。
全球各地的球會方面,荷蘭的阿積士(Ajax)、西班牙的巴塞羅那、德國的拜仁慕尼黑等球會,皆以青訓成果著稱,培養出一批又一批表現出眾的年輕球員。
這些歐洲球會挑選和訓練有潛質的足球青苗,必然有著自己的一套準繩,大馬在這方面應以什么為標準呢?
黃天鴻是博特拉大學體育科學碩士,專攻運動生理學(Exercise Physiology),他認為挑選足壇青苗,應該同時注重其體形和精神素質,缺一不可。
“2013年,巴西一項以301個平均14.5歲孩童體格研究個案,其結果顯示,他們的體高平均166公分,而且都至少擁有5年足球經驗。”他說。
這個研究或多或少說明在巴西參與足球運動的青少年,體高較一般小孩來得高,可能也是巴西足球隊和球員表現不俗的原因之一。
黃天鴻指出,足球員的體高非常重要,如果只是強調錄取身體較為靈活的青少年球員,可能由于忽略球員身高,失去與其他國家抗衡的條件,這也將影響大馬足球的發展。
也許有人會說,當今世上最出色的足球員之一,來自巴塞羅那球隊的阿根廷球員梅西(Messi),也是矮人一個,還不是一樣在足壇取得出輝煌成就?
“那是外國標準,但與大馬人比,他還算是高的。”黃天鴻指出,東西方對于運動員高矮標準有所不同,雖然球員需要身體靈活,但身高也是不能忽略的因素。
技術經由后天訓練
成人的體格已經定型,尤其是高度,這種天生條件已無法改變,雖然高大體形會不太靈活,但黃天鴻認為,長遠來看,挑選高個子好過選矮個子的足球員,否則與各國高個子球員在場上較勁時,就先失去體格上的優勢。
天生體格無法改變,但技術可以經由后天訓練調整,如果大馬足球想要走出亞洲,在挑選青苗時,應使用一些檢測方法,例如以測骨齡的科學方式,預估青少年的成年身高(Predicted Adult Height,簡稱PAH)。
骨齡測試是指根據手掌骨頭X光照,檢測骨頭的成熟度后,再與其它統計比對,就能估算小孩未來的體高。
青訓發展應把青少年球員的身高考量考慮在內,這可能對大馬進軍世界杯決賽圈的夢想,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訓練應對突發狀況
“精神方面,這些選出來的苗子需有自信心、專注力、決策力、觀察力。”黃天鴻指出,大馬球員與外國球員整體上的分別,也與上述條件有關。
即使只是十二三歲的小球員,除了訓練他們的技術,同樣應該灌輸他們明確的足球戰術思想,以便習慣對賽場上情勢給予及時的反應。
黃天鴻指出,不難從比賽中發現,大馬足球隊精神訓練或有不足,球員未必知道如何預判情勢,以及做出決定(Make Decision)。
“據我所知,英超球隊切爾西教練穆里尼奧教球,把技術和戰術融和一起,讓球員知道,何時需要做什么,而且經過仔細的演練,讓球員的思想根深蒂固,知道如何處理突發情況。”他指出,球員在賽場上,思想不要過于僵硬,以及只是等待教練的指示,否則遇到突然的改變時,將會不知所措。
因此,大馬足壇的青訓發展工作,並非只是教授球員技術,同時不能忽略選材標準和精神方面的訓練。
青訓灌輸團隊合作
以前和現在的足球有著不小差異,以前講究個人能力和突破,現在這種觀念已經轉變,無論是球隊的進攻或防守,皆強調團體合作。
因此,青訓時期就要做好思想建設工作,調整青少年球員的心態,以及對球隊的責任感。
“作為集體項目中的足球運動,個人的成功已經不能決定集體的成功,而集體的成功卻能成就個人的偉大。”黃天鴻指出,團隊精神的最高境界是凝聚力,以及全體球員的向心力,只要具備這兩個因素,球隊將從從鬆散走向注重團隊。
他表示,團隊精神的深層意義,其一是與人溝通,建立交流和社交能力,其二則是與人合作的能力,因此,個人能力和團隊精神同樣重要。
加強基設助提高水準
足球強國或強隊成功發展青訓的原因之一,就是擁有充足的基礎設施,作為球員比賽和訓練的球場或訓練中心。
以日本為例,由于推行“足球俱樂部訓練中心制度”,每名青少年球員每年可參加縣、市約50場比賽,青少年在充足的硬體設備訓練和比賽,鍛煉自己的球技。
歐洲各聯賽球隊,尤其是強隊對于青訓的基礎設施,更是非常完善,大馬教練林長金曾執教的德國拜仁慕尼黑球隊,一個球會就有11支梯隊,擁有7個球場。
反觀大馬,國內只有14個球場充作青訓計劃訓練中心,而且一些場地並未達標。
現已擔任國家足球發展計劃總監的林長金指出,目前我國已開始計劃增加青訓訓練中心,希望今年內能增多16個訓練中心,讓全國足球青訓訓練中心達至30個。
“這些訓練中心都是從國內各學校挑選出來,一些中心的場地有待提升,我們會確保這些訓練中心的素質。”他表示,國家足球發展計劃將會提供資金,讓這些學校改善場地情況。
在林長金看來,大馬的足球基礎設落后足球強國二三十年,若現在還不提升,發展足運的步伐就會越來越艱辛。
國內的足球場,如果沒有好好規劃和使用,最后往往變成商業大樓,長久以來,已見慣不怪,無形中剝奪足球發展的機會。
歐洲部分球會青訓情況一覽
★阿積士(Ajax)
國家:荷蘭
成立:1900年3月18日
城市:阿姆斯特丹
──它一度被譽為世界第一青訓球會,培訓出荷蘭球王告魯夫(Cruijff)、萊卡特(Rijkaard)和范巴斯滕(van Basten)等。
★巴塞羅那FC
國家:西班牙
成立:1899年11月29日
城市:巴塞羅那
青訓學校:拉瑪西亞(La Masia,1979年建立)
青訓球星:普約爾、哈維、梅西、皮奎、法布里加斯。
★拜仁慕尼黑FC
國家:德國
成立:1900年2月27日
城市:拜仁慕尼黑
青訓球星:穆勒、拉姆、施魏因斯泰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