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為本洗滌人心 《善生經》生活幸福寶典 (上篇)
特約:歐芙伶 圖:吉隆坡金剛禪寺/本報資料中心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市面上的動漫情節各有各精彩,但寓家庭教育、道德倫理于影像科技的佛教3D動漫,則從另一角度教育人心,一樣有其吸引人的一面! 佛教動漫故事片《屍迦羅越》以佛教經典《大品善生經》為藍本,去年12月開始攝制,預計于今年10月推出。...
View Article佛教3D動漫電影 宣導倫理道德精神(下篇)
特約:歐芙伶圖:吉隆坡金剛禪寺 對很多人來說,小時候看過的故事書、漫畫都特別記得。 在70、80年代,一本《兒童樂園》,一本《老夫子》,好像已經可以過一個很豐富的童年。 21世紀,很多電玩都很熱血,就像一個電玩廣告詞寫的:“一起和朋友們來廝殺吧!”...
View Article美容師要生存 進修‧增值‧企業化(上篇)
特約:楊潔思 圖:ECMI提供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一位員工長期跟老板打工,卻看不到前景,公司即沒有擴展,也沒有設法提升專業水平,他會做得下去嗎?他若有一點野心及上進心,會甘于長年守著同一間店、同一個崗位,做著同樣的工作嗎?...
View Article設平台供業者交流 化隔閡為互惠互利(下篇)
特約:楊潔思 圖:ECMI提供《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辦了10年美容展,拓展海外,深耕在地。 當公司業務上了軌道,蘇志平在遠眺海外市場之際,也不忘回頭關注在地美容業者,深入了解他們的需求后,他遂有了集合小型業者集思廣益與交流的想法。...
View Article青少年車禍死亡率高 過早考取駕照是主因?(上篇)
報導:潘有文圖:潘嘉威《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最近,世界衛生組織的《全球青少年健康問題》報告中指出,交通意外成為青少年死亡的首要原因! 去年,全球130萬名青少年死亡,15至19歲的青少年死亡率,高于10歲至14歲青少年,交通意外因素高于愛滋病和輕生。...
View Article交通規則要遵守 大人壞榜樣莫污染新手(下篇)
報導:潘有文 圖:李玉珍、互聯網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青少年因為心智不成熟和判斷力不足,加上成年人的駕駛壞榜樣耳濡目染,最后有樣學樣,符奕勝助理警監認為,這也是青少年車禍死亡率高企的重要原因……青少年處于成長期,情緒和心理都不穩定,在駕駛汽車和摩哆時,難免容易仿效他人的駕駛行為。...
View Article專才回流 重塑青訓機制 (第一篇)
報導:潘有文 圖:楊智聰、NFDP、互聯網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向世界杯出發! 上屆世界杯最佳年輕球員和金靴獎得主,德國拜仁慕尼黑球隊球員穆勒(Thomas Muller)的青訓教練林長金,回流大馬參與國家足球發展計劃,為本地足壇青訓開啟新一頁。...
View Article挑選青苗身心並重(第二篇)
報導:潘有文圖:陳梓健/NFDP《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尋找足壇好苗子,需要一個有效的標準,同時也要有良好的基礎設施,讓苗子在其中茁壯成長! 今時今日的球隊發展,已不止依靠球員或教練個人能力,同時需要各種有系統的方法,包括使用體育科學的協助,才能協助個人、球隊或國家取得不俗成績。...
View Article父母心態左右青訓選材 (第三篇)
報導:潘有文 圖:楊智聰、NFDP、本報資料中心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從德國回流大馬的拜仁慕尼黑球會教練林長金,在“國家足球發展計劃”下,開始挑選12歲以下的青訓球員,終于見識到大馬父母于“輕運動,重教育”的一面! “我們(大馬)的社會,父母認為如果孩子投入運動,將不會在學業上有好成績,這完全不正確,這是父母的錯誤認知(Wrong...
View Article足壇青苗從學校發掘 (第四篇)
報導:潘有文 圖:攝影組、NFDP、互聯網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本地足壇青訓苗子哪裡找?學校是個尋找足球人才的好地方! 足壇人士和體育專家皆認為,學校在發掘本地體育人才,包括足壇青苗方面,能夠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為體壇輸送源源不絕的青訓人選。本地足壇名宿“頭家”拿督蘇進安,說起小時候踢足球,語氣中依然藏有一絲難以言喻的喜悅。...
View Article以量取人增梯階聯賽找人材(第五篇)
報導:潘有文 圖:連利元、MCFA、互聯網《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本地足壇的青訓工作,不只是發掘好苗子,還要打造不同梯階的聯賽,成為年輕球員發揮的平台! 從青訓聯賽到職業聯賽,我國各梯階的聯賽並不足夠,造成足球員人數不足,球會與國家隊選才捉襟見肘,而且許多球員出路不多,影響了大馬足球發展。后備聯賽延續球員生涯...
View Article無懼挑戰 做就對了!(完結篇)
報導:潘有文 圖:攝影組、NFDP、本報資料中心、互聯網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本地足壇青訓工作,簡單來說,可用四個字概括:知易行難! 原本已有的青訓工作未有出色效果,青年及體育部把遠在德國拜仁慕尼黑青年隊的教練林長金,請回國執行國家足球發展計劃,但大馬的政治文化和體育環境,充滿太多變數,一切都有待觀察。...
View Article綜藝節目走紅 首本名曲鞏固地位(第1篇)
報導:許雅玲 圖:受訪者提供、本報資料中心 音樂的傳播,從卡帶、光碟到數碼時代,推廣手法大不同。 音樂的製作,從歌手一定要踏入百萬器材錄音室,到現在只需在家裡準備簡便器材,下載錄音軟件,便能錄製效果還行的專輯。 科技衝擊下,音樂潮流大變化,自資出輯(DIY)和網絡音樂服務盛行;YouTube取代唱片公司,成為全球最大影音平台,讓網民聆聽免費音樂。...
View Article好聲音最基本定義 具辨識度感情豐富(第2篇)
報導:許雅玲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人人心中有一把好聲音。誰是你心目中的大馬好聲音? 資深音樂人陳溫法說:搖滾歌手陳政仁,可惜市場接受度不強。 年輕製作人伍家輝說:獨立歌者Anna莊啟馨,唱作俱佳。 創作才子凌加俊說:獨立歌者陳子超,他需要被聽到。 甜美歌手宇珩:Zee Avi 很出色,值得聆聽。...
View Article唱片公司不發片 好聲音難成氣候(第3篇)
報導:許雅玲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大馬中文音樂,還能再創1990年代的唱片輝煌嗎? 當年,那些未能走紅的好聲音,今天還在深耕音樂嗎?...
View Article提供平台培育接班人 為樂壇注入創新活力 (第4篇)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除了發掘好聲音的舞台,大馬還有首個以發掘創作人為宗旨的平台──《非常好歌》。這檔由八度空間與one FM聯合呈獻的電視真人秀,獲得音樂人、觀眾和媒體的支持。...
View Article自主不隨波逐流 獨立音樂另類好聲音(第5篇)
報導:許雅玲攝影:盧淑敏《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大馬還有另一種好聲音──獨立音樂,值得被聽到! 一提到獨立音樂,相信音樂門外漢會“哦”一聲:是不是那種嘶吼吶喊的搖滾樂啊? 對此,獨立音樂廠牌《動態度》總策劃陳升聖笑著表示,全世界各種類型的音樂,只要符合自主獨立思維和精神,都可以歸納為獨立音樂!...
View Article首隻導盲犬登陸我國 遺憾受不公平對待(第1篇)
報導:涂素燕 攝影:劉潔雲 今年4月,我國迎來第一只導盲犬,名叫Lashawn。 Lashawn受過專業訓練,是一只不會胡亂吠叫、不隨意亂走動、沒有攻擊性、服從失明主人命令的工作犬。他跟主人陳錦輝如影相隨,已經成為親密伙伴,如同他的雙眼。然而,不是所有人都接受它,很多地方都不歡迎,它跟主人,一次又一次被拒于門外……我國第一只導盲犬Lashawn,最近頻頻亮相媒體。...
View Article有血有肉的伙伴 行動精神支援視障者(第2篇)
報導:涂素燕攝影:李文源、劉潔雲《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也許你有這樣的疑問,視障者有了盲杖,為什麼還需要導盲犬? 導盲犬如何替代視障者的雙眼,帶領視障者避開障礙物,自由行走?想像一下,如果我們在鬧市中,突然短暫失去視力,我們有勇氣,在街道中走動嗎?我們有辦法越過馬路嗎? 黑暗的世界,對于視力健全的人而言,是另一個世界。...
View Article受過專業服從訓練 不會對公眾造成困擾(第3篇)
報導:涂素燕攝影:劉潔雲導盲犬都受過專業服從訓練和社會化訓練,在公共場所不會對公眾人士造成困擾。 它是視障者的眼睛和生活伴侶,對人群也一樣友善。 不過,導盲犬工作的時候,千萬不要餵它、不要摸它、不要呼叫它,不要干擾它工作。...
View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