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中國報 - 十分專題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27

性該如何說出口?(上篇)

$
0
0

報導:潘有文
圖:受訪者提供、互聯網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父母與孩子談心,也要與孩子談性?

性教育這回事,許多人都懂,但師長如何啟齒或灌輸中小學生正確性知識,又是另一回事。

在生活和學校落實性教育,讓孩子瞭解自己,以及從中懂得尊重別人,家長和老師扮演重要角色。

學校的輔導課,不只是輔導心理,也包括生理,讓孩子從性教育中找到尊重自己和他人的方式。

 馬六甲培風中學推行性教育。近20年,成效有目共睹。學生從輔導老師身上,除了學習處理生理問題,同時也掌握性觀念和性知識。

 該校教務主任蔡秀琴老師,也是台灣性學會認證合格性教育教師,曾任輔導主任8年,青少年性教育經驗豐富。

態度已有改變

 這些年,華人對于性教育的態度已有改變,二三十年前,性教育不能說、不能教。

 雖然性教育觀念已有改善,但還是需要關注家長對性教育的反應;蔡秀琴老師表示,該校推動性教育至今,未有聽聞家長抗議,“相信這與上課方式和教材有關。”

 在新生入學前,該校先向家長表明輔導課內容包括性教育,並且告知內容重點,因此或已讓家長放心。

 而且,當孩子上輔導課時,認可老師談到的性教育內容,家長也就不會有意見,“如果學生上課后,覺得迷惑不解,反映給父母,才會有反彈的聲音。”

 青少年時期,小男生和小女生對于性一知半解,想要瞭解更多卻又恥于開口詢問,因此學校的輔導課,成了他們解開心中迷惑的機會。

引導孩子做選擇

 老師告訴他們性方面的知識,以及分析與性相關行為的后果,至于如何決定,全由孩子自己考量。

 “孩子喜歡上輔導課,而且遇到自己相似的情況,還會私底下詢問老師。”蔡秀琴這么表示。

 輔導課不是性教育課,但在培風中學的輔導課,不只是心理或行為輔導,性教育也是重要的一環。

 蔡老師指出,性教育不只是談性,在這個教育過程的背后,它是引導孩子做出選擇,通過思考做出決定,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性,不是不能說的秘密,越早引導孩子理解什么是性,以適當的方法使他們知道性這回事,不只是解決了孩子的疑惑,也減少師長們的煩惱。

父母是孩子性啟蒙老師

 老師可以負責學校的性教育,在家的性教育,還是要父母自己來,給孩子上性教育的第一堂課!

 蔡秀琴老師表示,性教育越早越好,早在嬰兒時期,父母替孩子洗澡,觸摸孩子肌膚時,已是一種性教育。隨著孩子成長,進入青少年時期,遇上各種生理狀況,父母即是他們第一位性教育老師。

 她指出,女生第一次來月經,或者男生第一次夢遺,詢問和求助對象往往都是父母。

 在孩子心中,父母可以教導他們許多不明白的事,例如,小女生第一次月事,不知如何處理,媽媽就會給她衛生棉並且指導如何使用,以及需要注意的事。

 小男生第一次夢遺,不明白為何會這樣,也會求助父母,后者即可借此告訴他們原因。

 生活中,父母無時無刻都可以引導孩子瞭解性,這種教育機會無處不在,也是父母與孩子溝通的機會。

 蔡老師認為,性教育也是親子教育,如果連這方面都可以談,其他的溝通也就不會有大問題了。

依各校情況規劃內容

 蔡秀琴老師在性教育工作的豐富經驗,吸引一些學校邀請她前去主講性教育講座,國民型中學和獨中皆有。

 由于國中的情況與獨中有別,前者只聚集華裔學生出席講座,而且講座內容尺度,也與獨中有所不同。

 講座有別于課程,前者短時間內,讓孩子明白基本性教育,后者則可清楚指導各種細節。

 因此,蔡老師會預先給校方檢視講座內容大綱,如果接受程度不高,就會重新安排內容。

 國中和獨中校方的性教育底線不同,前者因為是國立學校,而且較多非華裔學生,需要採用不同的方式,向孩子灌輸性教育。 

 蔡秀琴老師表示,她不會把運用在獨中的性教育價值觀,套在其他學校身上,而是根據個別情況而定。 

 性教育強調引導學生做出選擇,不同的學校擁有自己的文化和規定,不能強求每間學校都能接受相同的性教育,除了尊重對方的選擇,避免引起不快,也避免失去推廣青少年性教育的機會。 

色情與性教育需拿捏

 性教育需要拿捏得當,否則可能就會被歸類為色情。

 正確教導性觀念和性知識,不會讓人覺得別扭或不舒服,才能發揮性教育的最大價值。

 蔡秀琴是合格的性教育老師,非常注重性教育所傳達的訊息,由于對象是學生,使她更謹慎看待這項教育。

 社會上,一些人或網站以教導性教育做為幌子,骨子裡卻是散播色情訊息,使人對性教育產生負面看法。

 因此,向學生灌輸性教育,需要注重青少年的感受,如果帶出的訊息讓他們覺得不舒服,就要即刻做出調整。

 蔡老師指出,在學生面前所提出的性教育價值觀,應該是能夠得到認可,而非讓學生覺得不舒服。

對性好奇是疾病?

 青少年發育時期,總會對異性好奇,一些小男生會出現失常的舉止,例如作弄女生,掀女生裙子后,迅速跑掉等等。

 有一些小男生偷窺女生上廁所或換衣,這究竟是好奇惹的禍,還是已經患上心理病呢?

 蔡秀琴老師指出,以上兩種情況皆有可能,需要師長進一步瞭解才能確定。

 如果有關事件肇因是缺乏性教育,對異性產生好奇,只要給予輔導和接受性教育,一般就會沒事。

 但是,蔡老師表示,學生經過規勸或輔導,還是無法自制,重複上述行為,或可能是一種疾病,需要交由醫生處理。

 她說,在這之前,老師可先做一些簡單的治療,如果不成功,就要心理醫生介入;再沒有改善,就要尋求精神科醫生的幫助。

 性好奇始于對性的迷惑,讓青少年厘清性觀念和知識,也許將能預防更多不必要的事情發生,因為理解才能夠做出適當選擇,同時也不會因為好奇而出現不合理的行為。

師長應理解孩子情欲世界

 孩子的情欲世界,師長懂得多少?

 孩子自慰、約會、性取向不明朗、性騷擾他人、喜歡裸體或自摸、撞見父母行房、接觸色情等,這些有關性生理知識、性心理發展,讓父母束手無策的性問題,使不少父母和老師苦惱,不知如何處理。

 台灣性學會(馬來西亞分會)將于5月11日和12日,主辦《孩子的情欲世界》父母與教師性教育成長工作坊,師長或可從中學習處理方法。

 這場講座會主講人是兩位台灣性學會認證合格性教育教師──吳啟銘和蔡秀琴老師,他們希望借此推廣性教育課程,提升師長的性教育知能,促進對孩子的性教育。

 有興趣者可瀏覽台灣性學會(馬來西亞分會》部落格http://ssssm09.blogspot.com,瞭解詳情。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2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