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潘有文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性教育從生活教育開始,再輔以學校有系統的教導,孩子才不會在性中迷失。
因此,不知如何向孩子談性的大人,應該學習掌握正確的性教育價值觀,以便在孩子的情欲世界中,給予清楚的指引。
孩子撫摸自己的性器官,或愛接近女生,父母就開始緊張起來了:“不可以這樣做”、“男生不可以太靠近女生!”
對于這樣的情況,一些家長束手無策,擔心打罵會影響孩子的心靈,又不懂得如何處理。
“父母需要坦然面對孩子的性問題,而非另類處理。”台灣性學會馬來西亞分會理事長吳啟銘指出,家長只要把孩子的性問題,當成是孩子一般的行為處理,就會變得簡單一些。
大人態度影響深遠
對于性,孩子需要成長和學習,父母和老師何嘗不是呢?因此,吳啟銘在兩年前舉辦性教育成長工作坊,今年再次開課,即是希望父母和老師以正確的態度和方法引導孩子。
他不能指望父母參加活動后,就能完全正確地進行性教育,而是希望以此改變老師和家長對于性的態度。
“我們不是要讓老師和家長變得前衛,而是讓他們更懂得孩子在性發展方面的需要。”吳啟銘表示。
父母對性只有負面的認知,或者概念模糊,而且不願談性,自然會影響孩子對性的態度;性教育工作者不擔心父母性知識不正確,父母對于性的態度才讓他們憂慮,因為這將影響孩子學習和吸收相關訊息,尤其是如何看待性議題。
吳啟銘指出,凡與性有關,小孩的語言、肢體和行為,父母要懂得如何處理,引導孩子認識性教育。
老師家長各司其職
孩子在家的性教育仰賴父母,在學校則需要老師給予正確的引導;如何讓孩子瞭解性,家長與老師各司其職,前者負責生活教育,后者是有系統的加深性教育。
吳啟銘認為,老師應在生活教育的基礎上,更有條理教導孩子與朋友、長輩、社會人士互動。
在家裡,可以用自己的方法處理孩子的性問題,但老師在學校面對一群學生,即使只有兩、三個學生發生與性有關的問題,處理起來也非常棘手。
吳啟銘指出,即使在幼兒園已有這方面的問題,中小學的情況更加需要關注。
俗話說,預防勝于治療,這也適合套用在處理青少年性教育問題上,他們對性方面有一定的渴望,家庭和學校妥當配合進行性教育,即是最好的預防方法。
老師引導孩子做決定
在大馬,沒有學校會允許學生談戀愛,有者更嚴厲禁止,把它列入校規!
但是,每所學校都有一些學生談戀愛,當然,大前提是不要被校方逮到;對學生來說,禁止談戀愛的規定,僅供參考!
同樣的,對于性,校方擔心孩子走錯一步,需要負上“慘重”的后果,輕則功課受影響,重則可能未婚先孕,付出休學的代價。
在性教育的角度,禁止不能解決問題,老師與學生交流和引導,並且讓學生做決定,瞭解每個決定背后的結果,能使學生更懂得面對性問題。
因此,吳啟銘認為,老師應調整在性方面的態度和價值觀,“並不是說老師的做法不對,而是可以嘗試接受不同的聲音,聽一聽學生的想法。”
如果,老師讓學生開放談論學生是否應該談戀愛的議題,相信有學生會這么告訴老師:“談戀愛后,功課反而進步了。”因為一些談戀愛的男女學生互相鼓勵,反而更能專注于課業。
但,並非每個談戀愛的學生皆能做到這一點,如果學生堅持自己的觀點,老師可以讓他知道談戀愛背后需要付出的代價。
吳啟銘指出,性教育強調孩子擁有自己的想法,孩子不一定需要認同老師所說,但老師也可有自己的堅持,讓孩子知道他們的意見。
“性教育的本質是:孩子是做最終決定的人。”但他強調,老師可深入引導學生,希望他們做出某個選擇,但卻沒權力認為有關選擇絕對正確。
不同階段性教育有別
教學生使用避孕套?對不少人來說,這可不能接受,那不是鼓勵孩子吃“禁果”嗎?
“向孩子講避孕的概念,並不是鼓勵孩子發生性行為。”吳啟銘表示,此舉只是針對不同發展階段的孩子,需要具備的知識和概念。
當我們都在教導孩子,不適合在求學階段發生性行為,但有些學生在談戀愛時,早已進入這個過程,甚至一些學生鐵了心準備嘗試,這已是老師無法掌控的事。
提醒學生求學時不適宜發生性行為,那么已經“身在其中”的學生怎么辦?除了提醒,也不能不做預防工作,教導孩子使用避孕套,即是另一個方案。
嘗試了解青少年情欲
吳啟銘指出,在孩子的情欲世界,情是指在思想上的互動,但青少年卻不懂很好地表達出來。
舉例,小男生小女生互有好感,會有打打罵罵、追來打去、暗戀等方式,因為情竇初開,卻不知如何維系這種關係,才會採用這些方式。
至于欲方面,因為青少年對性好奇,即會自慰、看色情片、性騷擾他人、與異性發生性行為,甚至有者會找性工作者。
老師家長面對孩子的情與欲,也需要與他們一起成長,才不會因為錯誤解讀孩子的反應,失去進行正確性教育的機會。
●關于如何進一步瞭解孩子的情欲世界,可瀏覽台灣性學會(馬來西亞分會》部落格http://ssssm09.blogspot.com/2013/03/blog-post.html。
性和愛有時可分開談
許多人認為性與愛的關係,不能分開,強調有愛才有性,把性和愛綁在一起。
“以廣闊的性來看,自慰是性欲,與愛有什么關係?穿著性感,是欲的表現,和愛有什么關係?”吳啟銘認為,性與愛可以分開!
普遍上,社會的價值觀認為愛與性必然有關係,例如,男女發生性關係,一般人或會認為其中有著愛的成分。
對于相信性與愛不能分隔的人來說,這個說法可以成立,但對那些不相信的人,又應該如何呢?
性教育談性和愛,兩者可能互有關係,但也可個別處理,因此性教育工作者相信性與愛可以分開來談。
大多數人都把性和愛綁在一起,忽略了它們需要個別處理,吳啟銘堅定的說:“性教育不能忽略這些例外的人。”
●對性,你瞭解多少?關于性問題,可以參考吳啟銘的免費性諮詢服務面子書:https://www.facebook.com/xingfukongjian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