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中國報 - 十分專題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27

禁止有理 替代方案減反彈(上篇)

$
0
0

報導:潘有文
圖:本報資料中心、受訪者提供、互聯網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從環保角度來說,保麗龍(Styrofoam)是白色公害,因為它不能腐化、污染水源和危及海洋生物安全。

全球一些地區已禁止使用保麗龍制成品,尤其是即用即丟的容器,如飯盒和杯子;但是,也有人持不同看法,例如飲食業者,認為官方向保麗龍開刀前,應該提供適當的替代方案。

保麗龍禁或不禁,也許還有許多爭議,讓我們從中尋找更多禁與不禁的理由!

禁止使用保麗龍容器條例出爐,執法單位開鍘不手軟,確實起著不小的阻嚇作用,讓相關業者乖乖遵守條例。

 今年4月1日,台灣台南市政府全面禁止保麗龍餐盤用具,一家陽春面店因依然故我,結果執法人員在4月23日世界地球日,向店家開出全台第一張1200元台幣(約120令吉)的罰單!

 在我國,檳城市政局已于2010年7月推行禁用保麗龍條例,不過先向市政局餐館開禁,2011年才擴大至霸級市場、夜市和私人小販中心。

 今年,檳城市政府已執行罰款條例,飲食業使用者和供應保麗龍餐具業者觸法,輕者罰款250令吉,重者吊銷營業執照。

 環保及廢棄物管理專家湯禮聰博士指出,任何一個國家或地區,禁止使用是一種有效的方式,但關鍵在于執法嚴格與否,以及懲罰嚴厲程度。

 “比如說,鄰國(新加坡)禁止吃口香糖,執法很嚴和懲罰很重,那就會很有效。”他表示,反觀我國禁止燃放鞭炮,但是執法不嚴,也沒有太重的懲罰,逢年過節四週圍還是炮聲隆隆。

沒有方案,就會反彈

 罰款是法令的重要一環,越嚴厲越有效,大前提是必須有一個合理替代方案,才能避免引起來太大的反彈。

 今年2月中旬,美國紐約市長彭博宣佈,市政府擬立法禁用保麗龍餐具,引起當地飲市業者不滿,彭博成了眾矢之的。

 紐約市政局立法的原因,包括保麗龍餐具污染環境,而且市政局每回收一噸保麗龍,需要86美元(約256令吉)的成本,加重市政府經濟負擔。

 但是,當地飲食業者表示,禁用保麗龍卻沒有替代方案,造成業者非常為難;以前使用紙盒裝食物,不耐用和食物容易漏出,而且一樣不環保。

 最重要的是,使用紙盒成本較高,因此越多人使用保麗龍飯盒,因為它完全解決使用紙盒帶來的問題。

 湯博士認為,紐約市個案是一個“沒有方案,就會反彈”的佳例,“飲食業者這些憂慮是成立的,因為關乎成本和其他種種因素。”

 在他看來,如果禁用保麗龍造成產品價格升高,變成消費人需要承擔這些成本,“任何政府,都應該有了整體的代替或解決方案,才全面禁止使用保麗龍。”

需要“震撼教育”

 縱觀全球,環保已是大趨勢,而且有利地球和環境,如果保麗龍是“白色公害”,就需要減少它帶來的傷害。

 想在極短的時間內把保麗龍就地正法,即強行禁止使用,可想而知會引起極大的反彈,或可先考慮湯博士提出的“污染者付費原則”(Polluter Pay Principle)。

 “消費者可以選擇使用保麗龍餐具,但由于使用保麗龍將會造成污染,所以使者者需要付費。”他指出,目前保麗龍飯盒幾乎都由業者免費提供,如果需要收費,比如每個50仙或1令吉,也許消費人就會逐漸習慣自備飯盒。

 消費人付出“污染費用”,卻進入商家的口袋,后者不就是大賺一筆了?當然不是!政府應該立法把這些費用充作處理保麗龍的費用,商家必須把收到的費用,繳交給有關當局。

 換句話說,雖然禁止保麗龍是直接有效的方法,但也必須提出解決方案,同時也要教育民眾,通過“污染者付費”的方法,或就是一種“震撼教育”。

每年丟20億個保麗龍飯盒!

 “我國每年丟棄20億個保麗龍飯盒!”市面上有一個這樣的說法,乍看之下,猶如保麗龍飯盒軍團已攻佔了全馬的垃圾場。 

 “我國是否真的每年丟棄20億個保麗龍飯盒呢?其實,我相信這只是個推算,因為我們沒有專注在保麗龍垃圾的特別研究。”湯禮聰博士這么表示。

 他指出,20億個丟棄飯盒的數據,應該是從我國垃圾量推算而來;如果全馬每日垃圾量大概是3萬公噸,保麗龍可能就佔了其中1%,約300公噸,一年大概是11萬公噸,相等于20億個保麗龍飯盒。

 保麗龍與塑料產品一樣不能腐化,這成了它最大的環保問題;同時,由于保麗龍產品體積超過98%是空氣,以及屬于即用即丟的產品,因而遭人詬病。

 相較其他垃圾種類,如紙張和塑料,保麗龍的重量就非常輕,因此保麗龍只佔整體的垃圾數量不到1%。

 但是,由于其體積較大,即使只是佔我國垃圾量一小部分,也是不能小看它帶來的影響。 

 “其實,當中肯定有其他保麗龍垃圾,如包裝箱子用的保麗龍,真正的飯盒數量不得而知。”湯博士表示,雖然如此,保麗龍垃圾總數的推算是可以成立的,如果說保麗龍垃圾一半是飯盒,那也是很大的一個數目!

 他補充說,目前我國保麗龍垃圾,都是在全國各地的土埋場處理,或是在金馬崙、邦咯島和浮羅交怡等地方的圾焚化爐焚化。

禁用就一了百了?

 沒有保麗龍餐具,其他的替代品就一定環保嗎?

 就檳城禁用保麗龍飯盒,湯禮聰博士認為,因為禁用保麗龍飯盒,解決了相關環保問題,但還有一些方面需要注意。

 “從全面的環保角度來看,禁止保麗龍飯盒后,用的是什么代替品?是紙飯盒嗎?那會比較環保嗎?一個紙飯盒的重量比保麗龍飯盒重幾倍,運輸會比較環保嗎?紙飯盒的製造過程更環保嗎?”他提出一連串疑問。

 保麗龍不能腐化是一個問題,紙飯盒能夠腐化又是另一個問題;因為在紙飯盒腐化過程中,產生二氧化碳和沼氣等氣體,這也是另一個嚴重的環保問題。

 因此,檳城禁用保麗龍飯盒成功與否,還看目標而異;如果,只是以杜絕保麗龍飯盒垃圾來看,那是成功的例子。

 “但如果看其他方面,比如說紙飯盒的銷量增加了多少?民眾如果還是沒有自備可清洗飯盒,依然使用即用即丟的紙飯盒,那肯定沒有完全達整體環保的效益,只因為是沒了保麗龍垃圾,卻多了很多其他垃圾而已。”湯博士這么表示。

 他指出,最環保的保麗龍替代方法只有一個,即自備可清洗的飯盒!因為至今為止,沒有一種產品可以完全環保,並且取代保麗龍飯盒。

環保問題異于產品問題

 保麗龍接觸熱度達攝氏70度的產品后,將會釋放毒素,這是許多消費人非常關注的問題。

 湯禮聰博士表示,在環保講座上,許多人都會提問上述問題,以及塑料的耐熱問題,但這些都是產品問題,並非環保問題,許多人把兩者混為一談。

 “我的意思是,保麗龍可以耐多少度,過后會釋放什么有毒物質等,這些都是關于產品的問題,與環保無關。就是說,應該問SIRIM(大馬工業研究及規格機構)之類的產品管制部門,如果產品不符合用于食物,該部門不應該批准這些產品面市。”他幽默地表示,他是“垃圾博士”(環保及廢棄物管理專家),不是塑料產品博士。

使用量隨人口增加

 我國的保麗龍餐具使用量,沒有正式的調查數據,湯禮聰博士相信,人口越多的地方,保麗龍使用量越高;因此,鄉區一帶使用保麗龍的情況看起來較低。

 “我國自備可洗飯盒的人非常少,也只有少數的人願意付更多的價錢使用紙飯盒,因它比保麗龍貴了好幾倍。”湯博士指出,這造成國人普遍上都愛使用保麗龍餐具。

★保麗龍小知識

 聚苯乙烯(Polystyrene , 簡稱PS)加發泡劑后,高溫發泡即形成保麗龍,亦稱泡沫塑料。

 聚苯乙烯的化學穩定性比較差,溫度超過攝氏75到95度會釋放出苯乙烯(Styrene)。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2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