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報導:許雅玲
圖:張智玟、練國偉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10大好書第一響炮,率先推薦周金明和李麗燕心目中的10大好書。他們不約而同推薦台灣作家洪蘭教授的《請問洪蘭》、嚴長壽的《教育可以不一樣》,以及美國知名心理學家利奧納德薩克斯(Leonard Sax)的親子教養書籍。
“目前為止,台灣遠流出版社先后出版了薩克斯醫生撰寫的三本親子教養書籍:《養男育女調不同》(Why Gender Matters)、《浮萍男孩》(Boys Adrift)和《棉花糖女孩》(Girls on the Edge)。這三本書都是由洪蘭負責翻譯。”李麗燕說。
雖然說,父母對待子女應一視同仁,然而,薩克斯醫生在著作中提出震懾讀者的觀念:由于大腦不同、生理結構不同,因此,男孩和女孩的學習型態和情緒表達方式都會不同,家長及老師教養他和她的方式,亦應該不同。
另一方面,周金明透露,“每次,洪蘭教授的講演結束后,總是有家長抓緊簽書會的時機問:我的孩子這樣那樣,我該怎么辦?”即便是在學校裡很會調教學生的老師,回到家裡,面對自身孩子的教養問題,還是會束手無策,一臉焦慮問:我該怎么辦?
沒有孩子會輸在起跑線上
對此,周金明和李麗燕笑著表示:安啦!閱讀洪蘭教授的書籍,大家必然可以從書中尋找到參考。最令他們感動的是:洪蘭教授認為,人生是一場馬拉松。把生命放長來看,子女遲幾年才成功,並不是問題,因此,沒有孩子會輸在起跑線上。
相比台灣,大馬的家長及老師更緊張孩子的分數成績,無形之中造成孩子的學習壓力,也加劇家長和子女的緊張關係。
李麗燕進一步披露,“洪蘭教授還從大腦結構發展,說明惡魔式的教養方法阻礙大腦的健康發展,皮紋檢測來斷定孩子的智能和性向,也毫無科學根據。甚至,懷孕時期不適宜刺激胎兒。”
中國湖北省一位農婦,懷孕七個月時,農婦特意將擴音器貼在肚皮上,播放英文錄音帶給胎兒聽;由于胎兒的聽力在7個月大時已完成,不停地刺激聽力,便導致胎兒聽覺神經受損,一出生便有重聽問題。
此外,三子之父周金明坦言:“我也希望孩子成才,也有這方面的困擾。現在,小學的考題,父母未必懂得解答。因此,孩子學習壓力比父母更大。一旦承受不了壓力,孩子會出現情緒問題、自我放棄,或者,沉迷在一個按鍵就可以‘重來’的網絡遊戲時,這時,父母要花更大心力去讓孩子恢復信心。”
每個孩子都有天賦
因此,他特別推薦台灣作者陳之華的著作的《每個孩子都是第一名》。旅居芬蘭6年的作者,將兩個女兒接受的芬蘭教育進行了分享。
“芬蘭教育中,成績是每個人的秘密,這是令我震撼的教育新觀念。相形之下,大馬的家長及老師認為:考到好成績,上大學考博士,找到好工作,才是美好的人生。實際上,成績好,只是因為記憶力好,無關天賦。一味追求成績的教育觀念,只會抹殺孩子的才能,讓孩子沒法肯定自己。這是我們一定要改變的觀念。”
實際上,每個孩子都有各自的天賦,有的運動強,有的美術好。孩子的天賦,需要父母和老師去發掘和引導。
“我們不能用同一種模式,將所有學生塑造成一個標準格式。不然,未來的社會,就會失去多元性和創造性了。”周金明說。
大馬填鴨式的教育下,老師為了“有效”管理五十多位學生,對沒有完成課業的學生,採取殺一儆百的懲罰方式。老師再多點“人性化”,便應試著了解,學生沒做課業,到底是因為不會做,還是懶惰。
周金明10大推薦:
《親子天下雜誌》
《每個孩子都是第一名》作者:陳之華
《養男育女調不同》作者:奧納德薩克斯
《運動改造大腦》作者:約翰瑞提醫師&艾瑞克海格曼
《教育應該不一樣》作者:嚴長壽
《理尚往來》作者:洪蘭
《媽媽教我的事》作者:鄭石岩
《回家》作者:賴佩霞、郭貞伶
《烘焙新手必備的第二本書──麵包》作者:胡涓涓
《拉筋拍打自愈法》作者:蕭宏慈
回到最初當父母的感動
李麗燕和周金明籲請老師及家長:請回到最初當父母時的感動吧!
孩子呱呱墜地時,父母只是希望孩子健康成長,不奢望成龍成鳳。那么,孩子便不會因為父母的期盼,產生壓力和挫敗,父母也不會因為對孩子失望,輕易放棄他們。
李麗燕說:“洪蘭教授告訴我們:不要揠苗助長,也不要輕言放棄小孩。只要讓孩子開心快樂成長,時機到了,他自然會開竅。”
周金明指出,教養方式有八萬四千種,有虎媽的體罰教育,也有人性化的華德福教育,到底哪個作者書寫的教養方式,最適合自己的孩子,家長必須從實踐和體驗過程,自己去尋找出來。
參照國外經驗取長補短
周金明透露,“其實,我們面對的教養問題,從來已有。只不過,隨著社會變化,著重點有所不同而已。像現在,很多父母,為了讓年幼的孩子安靜下來,都會讓他們玩iPad遊戲。假如大人放任孩子玩遊戲的習慣,在未來3年,家長要面對的問題,便是小孩沉迷網絡,不專心上課的問題。”
過去,大馬社會的發展,總比國外慢個三五年。然而,互聯網的通行,拉近大馬和國外距離。具體來說,台灣面對的教育課題,很快亦會登陸大馬。因此,他建議大馬老師及家長,多閱讀外國的雜誌和書籍,參照國外的經驗,少走冤枉路。
“我要特別推薦台灣出版的《親子天下》雜誌。這本雜誌會針對從小朋友到青少年的親子問題,進行不同內容的專題報導。同時,雜誌專欄和教養專家分享的意見,都是當下最重要的教育資訊。”
第40期的《親子天下》,專題介紹了華德福教育。現在,華德福教育開始在大馬萌芽,已成立小學部,中學部正在積極推行中。
創意教學讓孩子發光發熱
每一年,教總都會推動一系列“尊師重道”活動,包括鼓勵學校送書給老師。
“一開始,送書活動反應相當熱烈,因為老師們都喜愛閱讀。然而,到了后期,老師不一定想要收到書了。”李麗燕說:“不過,站在關心教育者的角度上,我特別想和家長及老師們分享台灣國小老師蘇明進的《希望教室》。”
第一次接觸蘇明進老師的書,她說:幾乎是一氣呵成讀完整本書。
“蘇老師有一段文字最感動我:用柔軟眼神看孩子,願意為了孩子而改變,找出任何和他深層對話的可能。”
除了令人感動的教學熱誠和信念,蘇明進創意的教學方法,比如佈置“大笑三分鐘”的功課,幫助幼小學生解壓。
“《希望教室》這本書,讓我了解,老師不只是傳授知識,老師更是孩子的生命導師,在局限的教學環境內,通過創意教學,讓孩子發光發熱。”
李麗燕10大推薦:
《希望教室》作者:蘇明進
《請問洪蘭老師》作者:洪蘭
《浮萍男孩》作者:奧納德薩克斯
《棉花糖女孩》作者:奧納德薩克斯
《第56號教室的奇蹟》作者:雷夫艾斯奎
《老師,你會不會回來》作者:王政忠
《教育應該不一樣》作者:嚴長壽
《電影裡的生命教育》作者:李偉文
《報告:這裡沒有校長室》作者:許芯瑋、上官良治
《自由寫手的故事》作者:艾琳古薇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