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報導:楊潔思
攝影:李玉珍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你可以想像,這是一家怎樣的餐廳嗎?
“100巴仙不含面粉的蛋白質麵條──全馬首家,或許也是全球首家”,該餐廳如是宣稱。
這家餐廳,就位于雪州蒲種中心,名叫Hei健康食府(Hei Wellness Cafe),甫成立數個月。
餐廳內,不但食物非常營養及健康,連環境也很健康,裝潢都採用天然無泡浸化學藥物的竹制成……
沒有面粉的面,就像沒有咖啡粉的咖啡一樣,有點不可思議。
再看看餐廳待者端來的一碟熱騰騰的面食,一條條略粗的面,形狀不太規律,像手作板面。
炒面上有色彩鮮艷的蔬菜,入口清淡,透出蔬菜的原汁原味、食材天然的新鮮滋味。
我從中特別挑出面條來,想試試看這“不含面粉的面”有何特別。結果,這些炒過的“面條”QQ的,彈牙且爽口,相當美味,說不出什么原料制成,唯一能肯定的是,它們少了面粉味。
餐廳主人邱茗峻補助醫學醫師解釋,這是蛋白質面條,由植物蛋白質制成。“它沒有使用面粉或防腐劑,屬于100巴仙無麩質食物(gluten-free),幾乎是“0”血糖生成指數,還有溫和的消炎作用。”
不易引起過敏反應
換言之,即使是糖尿病病人也一樣可以吃這種面,不必擔心吃了會血糖升高。由于不含麩質,此面條也不易引起過敏反應。
邱茗峻是補助醫學醫師,擅長營養醫療,他解釋,HEI植物蛋白質面條的主要成分為非轉基因大豆分離蛋白(isolated soy protein)。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把這種蛋白列為其中一種品質最好的蛋白質。它能提供人體所必需的氨基酸數量,容易消化,也容易被人體吸收。
事實上,HEI Wellness Cafe內,備有多種健康食物,如無面粉面食、健康小米飯、健康飲料等。
“我們除了供應健康食物,也供應特定的食物,如糖尿病餐、瘦身食品、抗衰老食品及抗癌飲食等。”
餐廳才營業數個月,邱醫師坦承,這數個月都在貼錢,但他堅持做健康食館,不為迎合大眾口味而改變健康烹調方式,例如加鹽加糖。不過食客若想加咸味,可自行添加醬油。
植物蛋白質扭轉病情
全球最早的面條,于2005年在中國青海出土,長而薄的黃色面條,成分可追溯到7000年前的黍米(俗稱黃米)及栗米(俗稱小米)。這些成分,比其他谷類,含有更高的蛋白質及礦物質。
過去2000年來,在許多地域,面條成為主食。然而,現今,隨著食物生產技術進步,面條制作方式也有了改變。今日,採用精緻谷類制成的面條,成為慢性病的主要貢獻者。
在中國青海古早面條出土的同時期,在相隔千里外的馬來西亞,有一對伴侶,正踏上一段發現之旅:革命性的面條吃法,從而改善我們的健康。
邱醫師與太太Mindi,就是這革命新面的創始人!
無面粉面條的構思,始于邱醫師,他早期有牛皮癬的問題,在主流醫學,這是難以醫治的皮膚病,一般也只是用類固醇將狀況壓下,嚴重個案,無法好好控制病況,更違論根治。
邱醫師卻在自行鑽研下,通過一種植物蛋白質,扭轉其病情。這讓他信心大增:“這種神奇的食物,該讓人每天都能吃到,做成面條或許是個好主意。”
在2010年,世界上第一種100巴仙沒有面粉的蛋白質面條終于在士毛月誕生。
邱醫師坦言,要研發這項產品並不容易,大豆分離蛋白不像面粉充滿韌性,制作不易。
再加上,此面食須符合健康食品條件,在研發初期,他們便制定嚴格的成分遴選條件,不可使用面粉、防腐劑和食鹽,以及只採用無麩質食材,也增加制作難度。
如此講究,無怪乎,除了飽腹效果,此面條也有健康功效,邱醫師指它可協助保護心臟、使血液平衡、對腎臟友善,也有助于對抗肥胖及幫助身體苗條。
Hei健康食府電話號碼:013-3334304。
設計簡單隨時都可吃
市面上,各種谷類及精緻面粉是各種加工食物的主要成分,而且,其中許多食品都是普羅大眾每日都會攝取的食品。
信手拈來,就有面包、蛋糕、餅干、印度煎餅roti canai、面、米粉、香腸、肉丸等。
邱醫師最常被客人問的一句話是:“你叫我少吃面粉、淀粉和谷類產品,包括白米飯,那我能吃什么?”
考慮到一般人的便利,邱醫師夫婦研發了適合一般人日常食用的健康食品,包括健康面條、健康蛋榚及餅干。
他們致力把產品設計得非常簡單易用,以面條為例,一個包裝內有五小包面,只要解凍后撕開包裝便能食用,他鼓勵人們外食時,只取湯料,面條則用本身攜帶的健康面條,這樣,人們還是可以照舊享受他們喜歡的亞參咖吵、咖喱面、清湯等。
當然,面條也可以拿來炒,無需清洗,炒的過程中也不用加水。
健康蛋糕病患適合吃
蛋糕,是許多人的最愛,若說要戒食蛋糕,相信很多人會很痛苦。
“好吃的食物通常不健康,健康的食物通常不好吃。”這是很多人的共識。
要如何讓人享受蛋糕美食之余,卻不會賠上健康?如何讓人吃得開心而不會心存內疚?
這是邱醫師夫婦在研發健康食品時最大的考驗。
雖然困難重重,但是兩人最終還是成功研發出健康的面食與蛋糕。
其實,坊間不乏健康蛋糕,但HEI的蛋糕卻與眾不同。
以南瓜蛋糕為例,這個蛋糕沒有採用面粉、糖、人工色素與調味、改良劑及防腐劑,也沒有轉脂肪、氫化脂肪或是植物起酥油。
后面三者其實是最強的健康殺手,美國醫藥局于2003年曾報告指它們並沒有人類安全食用水平。
因此,除了一般人,這個蛋糕也適合糖尿病患、心臟病患者、癌症病人、麩質和酪蛋白過敏者、乳糖不耐者、自閉症、過動症、注意力缺乏,以及過重者食用。
面粉易引起代謝問題
談及面粉的問題,邱醫師說:“首先,面粉與糖的效果相近,主要是它很快就會轉化成葡萄糖,吃多了容易引起代謝病問題。”
“其次,面粉在加工過程中,不但所有營養都會被去掉,面粉制的食品在吃進肚子后,人體還需要動用自身的營養來分解它。”
在麥粒加工過程中,磨麥時,會磨掉表皮的鉻(Chromium,★註二),銘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在人體的糖代謝和脂代謝中發揮特殊作用。
胰島素無法單獨工作,它需要鉻的合作,來把營養(血中糖分)帶進細胞。
磨光的麥及面粉,在人體很快就轉化成葡萄糖,胰臟會分泌胰島素,以控制血糖平衡。
年輕時,我們吃面粉,並沒有問題,因為體內還有許多定期存款(鉻),但是,當我們年紀漸長,吃上十多二十年后,身體中定存越提越少時,加上日常飲食又沒有補回鉻,就出問題了。
這時,缺乏銘,將導致糖無法進入細胞,血中糖分過多,將導致胰島素反彈。
若問題持續惡化,久而久之,人體胰島素不足,就必需人工注射。
“長期大量吃澱粉,不管精不精化,都是問題。”他說。
他也指出,糖尿病人不只是降低血糖,找出其根本原因,如腎上腺、代謝、細胞或甲狀腺不平衡問題,再對症下藥,才是根本解決之道。
(★註二:啤酒酵母、糖蜜、干酪、蛋、肝、蘋果皮、香蕉、牛肉、麵粉、雞以及馬鈴薯等為鉻的主要來源。)
HEI健康食物,一律不含:
精緻面粉
麩質
谷類
食糖
食鹽
轉脂肪
氫化脂肪
植物起酥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