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中國報 - 十分專題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27

智能科技生活化 你準備好了嗎?(上篇)

$
0
0

文:程為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智能當道,你準備好凡事都和智能扯上關係了嗎?

 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皆是智能科技的初階產品,即將在各智能科技公司之間開打的智能市場,包括智能手表、智能汽車,以及智能家居,將把智能生活推至另一個高峰。

 當然,那還不是最終的智能科技運用,人類運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不斷推陳出新,智能科技就會不斷的突破!

有一天,智能科技運用成熟后,也許你的生活就有以下場景。

 踏出家門后,對著智能手表說一聲:“鎖門”,門就鎖上了。走到泊車場取車,汽車內置偵察系統,偵測到智能手表內發出無線射頻(RFID),自動解鎖。

 上車綁好安全帶后,對著汽車下指令:“啟動引擎,自動導航,目的地:KLCC”,開車后,你就通過手機或手表檢查電郵,撥打幾個電話。

 到了和老朋友相見的地點,就利用智能眼鏡拍下對方的樣子,把照片上傳至雲端儲存,然后設定轉存到手機內聯絡簿,成為老朋友手機號碼的相片顯示。

 想要和老朋友在商場電影院看一場電影,就啟動智能眼鏡搜索功能,直接在網頁上訂票,然后走到電影院,智能手表對著取票機器,認證身分后就入場。

 如果智能科技能夠結合聲控、藍牙、無線射頻、近距離無線通訊(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二維碼等技術,生活結合各種智能科技產品,想要達到上述情況非異想天開。

 以智能手表來說,市場研究機構預測,穿載式智能產品將是下一個智能市場潮流!

智能手表也將登場

 最近,韓國三星(Samsung)不只是推出新一代智能手機引起關注,計劃研發結集電腦、手機和各種生活功能的智能手表,也讓三星繼續成為活題。

 三星智能手機市場對頭蘋果(Apple),早前也放出風聲,計劃推出iWatch,也想在智能手表市場分一杯羹,雖然並沒有正式宣佈,但卻吸引不少媒體和企業關注。

 智能手機成功普及,使得智能科技運用進入另一個層次,智能手表成為各大科技企業想要分享的另一個大蛋糕。

 在生活中,智能手表會有怎樣的便利?當你搭飛機時,智能手表具有身分認證功能,購物不需要掏腰包,對著商家的近距離無線通訊儀器掃描就可付款。

 智能科技應用的時代已經到了,現在已不是考慮能不能使用,而是如何使用的問題,就如搜索網絡巨頭谷歌去年宣佈將推出谷歌眼鏡(Google Glass),把上網、搜索、拍照、雲端存諸、無線通訊等結為一體,全部都在“一只眼睛”內解決。

 智能眼鏡搶先出閘,智能手表也將登場,從商業角度來看,智能市場另一場戰役即將來臨,但從消費人角度來看,卻另有期待,希望這些智能科技產品,能使生活更便利。

時機成熟后市看起

 智能手機的熒幕觸碰技術,早在十數年前已經應用在掌上電腦(Palm),以及商場、購物中心或旅旅景點的說明機器上,由于觸屏技術未成熟,以至無法普及運用。

 即是說,雖然科技商家早有智能科技概念,並且能夠制成較為基本的產品,但礙于技術不足,以致未能贏得消費者的認同。  舉例,三星在1999年就已推出一款手表手機測試市場水溫,結果反應不佳,說明時機未到;10年后,三星于2009年再推一款超薄的手錶手機,還是激不起消費者購買欲而宣告停產。

 其實,微軟也想在智能手表佔有一席之地,2003年聯合一些國際知名手表品牌,研發智能手表,最終因為這個概念未能吸引市場,在2008年宣布放棄研發。

 然而,在過去5年間,智能科技市場因為智能手機起著翻天覆地的變化,消費者對于智能科技認同度大大增加,加上以創新著稱的蘋果和谷歌,紛紛在智能科技產品“下重注”,智能科技產市場展現前所未有的生機。

監控血液預知疾病

 現代人越來越注重健康,如果能用智能手機即時掌握身體狀況,一定有不少人願意使用。

 瑞士科學家今年研發一種醫學移植產品,即在皮膚下置入一個只有14毫米(MM)的感應器,通過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監測人體健康。 

 這個微小的監測器適合心臟病和糖尿病患者使用,置入皮下組織的軟件稱為“智能修補程序”(Intelligent Patch),它能監測血液中的化學成分,如果人體的特殊蛋白質增多,即會傳送至智能手機,以讓醫生能以此檢測病患的情況。

 如此細小的植入體,沒有電池怎么充電呢?不必擔心,它可經無線感應充電,每次充電10毫瓦(Milliwatt,MW)即可。

應用範圍超乎想像

 你如何使用智能科技,關鍵在于你想怎么用它?如果只把科技當成生活娛樂或休閒用途,那可真是大錯特錯,因為智能科技產品可以發揮的功能,肯定超乎你所能想像。

 谷歌近日要求網民寫出想用谷歌眼鏡做什么,從中選出的8000人,可用4500令吉價格購買未面市的谷歌眼鏡,不少人發表了不錯的意見,讓我們去看這些人如何運用智能科技產品。

 一名叫著沙潤魯尼(Shannon Rooney)的網民,想讓年事已高,無法遠行的的日本裔老奶奶,透過谷歌眼鏡,看到她所記錄的日本活動、風景和聲音。

 至于大衛墨立亞迪(David Moriarty)則希望谷歌眼鏡使醫生和病人的互動交流更加密切。

 安東尼布朗(Anthony Brown)身為動物園管理員,想一面餵食企鵝,一面以谷歌眼鏡拍攝,記錄下這些珍貴的鏡頭。

 消防員麥斯伍德(Max Wood)希望谷歌眼鏡能協助他的工作,讓消防員在建築物內能見度低的情況下,依然可以看到詳細的逃生路線圖,減少消防員的危險,此外,即時拍攝像可讓指揮官做出準備判斷。

智能家居不再是夢

 試想,有一天,廚房里煮著的水滾了,在沙發休息的人只要通過手機按一下程式,即刻切斷電源,確實非常方便。

 在谷歌的設想中,智能科技可取代許多生活中的細節,包括以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甚至谷歌眼鏡控制家居家電使用。

 兩年前,谷歌已發佈Android@Home的技術概念,可以利用Android的應用軟件程式(Apps),讓手機和平板電腦變成搖控器,操縱家中的照明燈、洗碗機、落地燈、噴水器、冰箱等電器。

 目前,這項技術依然在研發之中,但谷歌一貫開放程式工具應用,廠商可以根據需求研發各種家居操控配件,例如耳機、遊戲控制器或健身器材等,因而引起不少企業和消費人關注。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2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