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林李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這些地區都有各自獨特的飲食文化,吃的東西都不一樣,這些不同種類的食物,卻有許多共同特點,是讓人健康長壽的奧祕……
日本沖繩、巴基斯坦罕薩、北鄰俄羅斯的格魯吉亞,這些地區所在地理位置迥異,居民生活習慣和飲食文化全然不同,但同樣都很長命。
雖然沖繩縣女性平均壽命最近首次從日本全國排行榜中第一位跌到第三位,但沖繩百歲老人比列一直是日本最高,證明當地傳統飲食,確實有可取之處。
中國廣西巴馬瑤族自治縣是中國著名長壽鄉,當地的“特產”是百歲人瑞,而且這些百歲老人出名健康,連高血壓、高血脂這些常見的“老人病”都沒有。
日出而做,日落而息
巴馬現在已經成為中國各地病人的“療養鄉”,成千上萬的中國病人,從各個城市遠道而來,在這里暫居療病。
新疆是中國境內另一個世界長壽之鄉,很多老人都活過百歲。這些百歲老人主要分佈在農村牧區,多數是維吾爾族。
他們都過著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農村生活,而且自小從事體力勞動的活兒,就算到了百歲也還堅持勞動。
罕薩族聚居在巴基斯坦西北角和帕米爾接壤的喜馬拉雅山深谷里,未納入巴基斯坦版圖之前,這個民族兩千多年來一直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連汽車都沒有看過。
當地人平均壽命90歲以上,對他們來說,活到100歲是很平常的事,很多人都能活到百歲以上,而且就算百多歲,還可以勞作、打球。
有個說法,罕薩族里從來沒有人得過癌症,而可以肯定的是,族里的人幾乎很少心血管疾病、心臟病等現代人常見的慢性疾病。
吃新鮮在地食物
沖繩、罕薩、格魯吉亞,這些地區都有自成一格的飲食文化,各地居民日常吃的食物不管種類、膳食結構都完全不一樣,看起來八竿子打不著。
傳統的沖繩人,日常飲食都有米飯、豆腐、海藻、泡菜、魚類和茶等。
罕薩盛產水果和蔬菜,居民每天吃的食物中99%是蔬果。
但他們吃的蔬果種類跟沖繩完全不一樣,他們最喜歡的水果是杏子,常吃的蔬菜有波菜、蘿蔔、洋蔥等,主食是谷物產品如小麥、大麥和玉米。
格魯吉亞人日常多數吃肉,一般來說,肉類會傷“心”,但當地人心臟病致死率很低,而且很多人活到百歲以上。
在他們的傳統飲食習慣中,有一些吃肉的智慧,他們在吃肉時,會搭配許多具有抗氧化的蔬菜,比如芹菜、蒜等。
仔細觀察,這些地區居民的飲食習慣,其實還是有共同點,他們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都吃在地食物,而且多數是新鮮的當季食物,很少加工食品。
罕薩人吃杏子的方式很多,果肉不只生吃,做成果醬、蜜餞、冰淇淋、餅干等,還用來煮湯。
他們也常吃杏子的核仁,就是我們說的杏仁。他們除了把杏仁當成零食吃,還會把它碾碎,做成咖喱糊,或提煉成油。
沖繩的特產是山苦瓜,當地人把苦瓜料理發揚光大,不只做成各種有地方代表性的料理,還做成甜甜圈、夏天冰品等甜品,及曬乾製成茶。
其他傳統沖繩飲食,也都以當季野菜、海藻類和海產等為食材。
傳統飲食蘊含智慧
長壽之鄉的人,就算吃一些可以保存較久的食物,也會以傳統的醃制、發酵方式來處理。
例如格魯吉亞人制作酸奶的方法是家庭代代相傳的;日本傳統家庭常會自製米糠醬菜;罕薩人會把杏子風干及製成多樣化食品。
但是,當他們開始改變傳統飲食方式,接受現代西方飲食之后,他們的健康和壽命也受到影響。
最明顯的例子是沖繩,沖繩是日本最早開快餐店的地區,也是日本人均快餐店最多的地區。
這些吃西式餐點長大的沖繩人,現在正好步入中年,他們肥胖、患上慢性疾病的問題,都比他們的上一代嚴重。
他們的壽命也比自己的父母、祖父母更短,導致近年沖繩人均壽命在日本和全球下降,
由此可見,飲食習慣是健康和長壽的關鍵,許多民族的傳統飲食文化,都蘊含著跟大自然和諧相融的智慧,也許才是“吃的真諦”。
勞力生活健康身體
世界上有名的長壽族,幾乎都是來自遠離城囂的山區或海島,空氣清新、陽光充足,環境沒有污染或噪音。
好像廣西巴馬,境內多山,空氣特好,有“天然氧吧”美譽。巴馬人多數務農,終生勞動耕種。
罕薩處在世外桃源的山谷,有許多冰川、河流,土壤肥沃適合耕種,農作物都不需要施農藥。
在格魯吉亞,八九十歲的老人時常跟年輕人一起唱歌跳舞,到處都有歡樂的笑聲。
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好山好水才能蘊育好作物,這可能也是這些地區的人能吃得健康長壽的原因。
許多長壽地區的人,其實沒有現代人科學運動的概念,他們幾乎不會特別去運動鍜鍊身體,但多數人是從事勞力干活,以勞動替代運動,就算上百歲,也沒有“退休”的觀念。
許多長壽村的老人,幾乎都有這樣的特質:性情溫和、樂觀、活潑、友好,所以跟家人、年輕人都相處得很好,受人尊敬。
香港女性長壽有因
雖說一些良好的傳統飲食習慣、勞動、空氣清新和好山好水的自然環境,有助延壽,但說來諷刺,生活在典型大都市的香港女人,現在是全球平均壽命最長的。
眾所皆知,香港城市擁擠、房價是全球最高、香港人每周工作時間亞太區最長,他們生活壓力非常大,甚至被稱為“壓力山大”,竟然活得比全球的人都長命,實在讓人好奇。
一些醫生、評論家開始“研究”和分析香港人長壽的原因,這些非官方的“研究”結果,大概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首先,香港的醫療制度肯定要記一功,香港90%電召救護車,可以在12分鐘內抵達現場。
香港醫院足夠,設備先進,人人都可以獲得公平的治療機會,而且社會保障輔助計劃下的退休人員,可以免費在公立醫院看病。
香港保健養生的風氣很盛,他們很流行中西合併的養生,時常食用中藥材,也喜歡嘗試西方食療。
在香港,中醫藥的普及程度超過中國。當地有6500個注冊中醫師在各個社區藥店駐診。
當地很多人有定期看中醫的習慣,根據身體狀況及季節,選擇各種材料,在家中煲“老火靚湯”、涼茶、糖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