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中國報 - 十分專題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27

中國都江堰文廟祭孔 復興禮樂文化

$
0
0

文:劉林李

《十分專題》部落格:
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3月7日,也是農曆仲春二月上丁日,位于四川成都的都江堰文廟,舉辦春季祭孔大典系列活動。

 近年來,中國的祭孔活動相當普遍,都江堰文廟祭孔的特別之處,在于它力圖恢復儒家傳統的祭孔大典,要求符合古制,在日期的選擇、祭祀的儀程等各方面都很講究,以期恢復華夏禮樂精神……

中國多數地方祭孔,一般是一年兩次,即春季的清明節,以及秋季的“孔誕日”(9月28日),但是,這兩個日期都跟古制不符,而且祭祀的儀程也不規範。

 據都江堰文廟負責人鄧世謇介紹,古代祭祀孔子主要有仲春、仲秋二祭,即陰曆二月、八月的第一個“丁日”。今年3月7日就是陰曆二月上丁日。本次祭孔大典在《灌縣志》的基礎上,又參考明代《頖宮禮樂疏》中對祭孔釋奠禮中的記錄改進,儀程上更加莊嚴隆重,在禮樂方面亦做了一些細緻修正,使之更符合古制。

 祭孔典禮集樂、歌、舞、禮為一體,整個典禮圍繞禮儀進行,要求“必豐、必潔、必誠、必敬”,很好的表現儒家思想文化,形象地闡釋 “禮”的涵義,具有較強的思想親和力、精神凝聚力和藝術感染力。

感受傳統文化氛圍不忘本

 都江堰國學院院長鈕則誠指出,舉辦祭孔大典最大的目的是不忘本,而且,舉辦傳統形式的祭孔大典將有助于儒家文化的復興。

 自去年辦了秋季祭孔大典后,今年文廟再接再勵辦春季祭孔大典。當日活動圍繞現代社會“禮樂復興”的主題,以祭孔大典為演禮核心,另外,還舉辦了禮樂文化論壇,旨在擴大禮樂文化的影響。

 中國當地、台灣及馬來西亞的多位學者參與其盛。

 這次慶典,不只有吸引當地民眾、國內外遊客,也有幼兒園攜帶學生參與,以讓孩子們接觸禮樂文化,感受傳統文化的氛圍。

 祭孔民俗是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為全面落實中國政府關于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理念,進一步奠定在全國孔廟中的獨特代表性,都江堰文廟現已恢復教育與春秋祭祀兩大功能。

縣級文廟歷史悠久

 都江堰文廟歷史悠久、規模龐大,它建于五代時期,是川西地區規模最大的縣級文廟。

 新中國成立后,它在1952年成為縣中學,多年以來作為教學場所,它的廟宇原貌幾乎不復見。2008年,汶川地震,它更進一步受到重創。

 唯,也因為震后的重建,給了它一個新生機會,2012年,四川省政府將文廟列為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

 后經著名學者龔鵬程等的精心恢復和治理,成立都江堰文廟國學體驗園。

 自2013年五月開園以來,都江堰文廟以恢復傳統禮儀制度為主要目標。迄今它已接待海內外游客15萬人以上,先后舉辦成人禮、射禮、漢代士昏禮(古代婚禮)、秋季祭孔、鄉飲酒禮等活動,日常它也舉辦各種免費國學活動。

都江堰文廟祭孔儀程

 一.排班就位(各禮生、樂生、舞生、執事及各祭官就位) 

 二、瘞毛血(祭祀中,埋葬牲畜的毛血以祭地)

 (執事者捧毛血,由中門出,將毛血埋入于地)
 
 三、迎神(奏樂、百官跪拜,迎接神靈)

 四、奠帛、初獻(祭孔三獻禮的第一獻,期間要讀祝文)

 五、亞獻(與初獻同,但不奠帛,不讀祝,由亞獻官主任,行分獻儀,亦不奠帛)

 六、終獻(與亞獻同,由終獻官主任,行分獻儀)

 七、飲福受胙(初獻官飲福酒一杯,聞胙肉一次)

 八、撤饌(撤去祭品,舞生從佾舞舞蹈位回到初始位,以表示佾舞結束)

 九、送神(百官跪拜,送走神靈)

 十、望燎(焚燒初獻禮用的帛與祝文)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2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