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許雅玲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理財專家林征蒼和鄧偉漢不約而同強調,女性想安享晚年,最好趁年輕時,根據能力進行資產配置。
女性理財,首要前提:要有工作收入。
一名剛開始工作的20歲女性,薪水收入低,扣除支出,所剩無幾,但她還是可以定期將薪水的百分之幾儲蓄起來。幾年后,積蓄一筆頭期錢,她便可投資房產。
邁入30歲后,因為理財知識提升,以及可支配收入增加,她亦有信心進行資產設置,包括投資高回酬的股票,賺取孩子教育費和家庭旅遊費用。
退休后,除了公積金,她從房產獲得的租金收入,亦可讓她安享優質晚年。
近年來,隨著理財意識的提升,更多大馬女性了解:要靠投資達致經濟獨立和保障晚年,她們不再只靠公積金,積極轉向有更高回酬表現的私人投資。
理財知識不強的女性,傾向找個信賴的理財顧問,確保自己走在正確的理財方向,實現經濟獨立的財務目標。
定期進行風險評估
這點上,林征蒼率先表示,“宏願機構的女性顧客當中,可分為4大類型:家庭主婦、打工一族、高級行政人員和女性企業家。沒有收入來源的家庭主婦,最難做理財規劃!”
一般上班族的收入,捉襟見肘,繳付生活費、貸款和子女教育費之后,剩下的可支配收入不多,可進行的理財選擇不多。
“至于女性企業家,即使已屆退休年齡,因為生意成功,財源滾滾來,她們的退休意識不強,需要我們提醒:做生意有風險,老闆也要規劃退休,不然,退休后,領取公積金員工都會比你有錢。”
此外,在人生不同的階段,人對風險的承受能力,還有理財目標追求,都會有所變化,因此,林征蒼和鄧偉漢會建議女性定期進行風險評估,及時調整理財產品的配置。
盡量挪出錢作儲蓄
在大馬,打工一族都有公積金,但這仍不足夠,因為:政府調查顯示,百分之七十二的用戶,3年內就把公積金花光!至于高級行政人員和企業家,可支配收入高,因此,除了公積金,她們可以成立第二個退休金,比如購買保守但穩定的產業。
林征蒼分析指出,女性要求安全感,理財觀念比較保守,她們都會選擇迴避高風險投資。同時,單身女性注重醫療保障,結婚婦女重視家庭開銷,這些因素都會影響理財選擇。
“女性要量力而為做好退休規劃。即便是沒有工作收入,金錢資源有限的家庭主婦,我們還是要鼓勵他們:每個月盡量騰出100或200令吉存進銀行,以備退休之用。”他強調。
依年齡風險分配投資
怎么進行資產設置?
鄧偉漢說:“我們會幫助女性了解本身財務狀況,計算能騰出的可支配收入數目,再依據她的理財需求和風險偏好,建議不同的投資組合和退休計劃。一般來說,可支配收入高的女性,可有較多理財產品選擇,包括產業、股市、基金、保險儲蓄及大馬私人退休基金(PRS)等。”
一般常識,理財專家會根據女性的年齡層,為她們設計投資組合。20歲至35歲的女性,因為收入低,支付生活費用后,盈余不多,可以考慮門檻低的基金定投。同時,因為年輕,她們可承受高風險,可以選擇最高回酬產品組合,比如高風險股票、紙黃金或外匯等理財產品。
35歲至45歲的熟女,事業和收入都已穩定。她們追求穩健的理財方式,但仍有一定的風險承受能力,可以投資股票、債券、保險產品和基金等。當財富積累到一定程度,可以進行一些較高風險的投資。
45歲以上的女性,資產配置要安全第一,除了銀行存款,可以投資藍籌股、債券、貨幣基金等理財產品。
分散投資減低風險
理財的黃金原則:先儲蓄一筆應急金(大概3至6個月的生活開銷,以防萬一失業,或緊急之用),接下來,規劃合適的理財方法,合理分配資金,分散投資風險。
鄧偉漢表示,“所有投資產品都有一定風險。避險和獲利是相對的,不能承受高風險,又想要有高回酬,這是矛盾的想法。因此,投資者要學會管理風險,首先要明確投資目標。”
一般投資者,會用“目標”來鎖定“回酬”,通用法則是:獲利10%一定撤出,虧損5%一定止損等。
“理財和退休規劃,關鍵並非你可賺多少錢財,而是你如何管理你的錢財,來達致你想要的退休素質。基本上,我們不鼓勵定期存款,因為這達不到百分之八以上的回酬目標。”林征蒼說。
此外,很多人質疑:我投資保險儲蓄,但是,回酬並無預想中好。那我何不干脆直接投資股票?
對此,林征蒼笑說:“保險儲蓄只是其中一個理財工具 ,它不是追求賺錢,更多是求個安心。我們認為,假如你預算紀律不強,不追求大錢的回報,倒不如依靠保險儲蓄這個工具,要求自己定期交保。要不然,你的錢,最終也不懂消失去哪裡。”
慎防偷走財富的小偷
“理財過程中,要小心誰會搬走我的財富。”鄧偉漢說。意外和大病,是不可預測的小偷;子女教育費或一場火災,都會搬走辛苦累積的財富。
“我們的錢財,都是從收入而來。女性要做的保障,包括:收入、人壽保險和醫療。做好這個基礎,才可上升到儲蓄、子女教育費,個人生活素質的保障,還有退休規劃。這些目標都有時間性,也有優先秩序。通常,我們會提醒父母:孩子的教育費,是搬走財富的最大危機!”
有位單親母親,辛勤工作一輩子,累積100萬令吉的公積金來養老。可是,孩子要出國讀6年醫科,需要100萬令吉,母親很掙扎:我到底要養老還是要栽培孩子?后來,母親決定支付50萬令吉教育費,其余費用讓孩子半工讀去賺,留下50萬令吉給自己養老。
“假如這名母親有產業的話,她可以將產業抵押給銀行,貸款給孩子去唸書。孩子畢業,工作賺錢后,便由他去償還貸款。這樣,她既盡了父母責任,又不必花掉自己的退休金。”
一分鐘看資產配置
概念:根據投資者的個別情況(財富水平、投資計劃的時限、風險偏好)和投資目標(回報),來配置資產組合,比如:股票、債券、房地產和現金等。
目的:分散投資風險,不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在獲取理想回報之余,把投資風險減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