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中國報 - 十分專題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27

正確理財明確執行 安享富足退休人生(完結篇)

$
0
0

報導:許雅玲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理財專家黃凱順、鄧偉漢、林徵蒼和林佩詩,不約而同表示,只要掌握正確理財知識,清楚投資的真正目的和理念,富足的退休人生,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同時,他們指出,想要達致經濟獨立,女性必須根據能力,按部就班去完成人生中不同階段的理財計劃。

 當然,女性越早規劃退休金,執行起來便越輕鬆……

假如女性不奢望發達致富,而是想擁有穩定的富足人生,不妨參考MonQ理財專家黃凱順的“2116先分配后花費”原則。

 “只要你不是三餐不得溫飽的貧窮一族,你都可以展開先分配,后花費的原則,依照2116的收入分配,邁向經濟獨立。具體做法是,將百分之二十的收入,放在‘經濟獨立長期投資’,百分之十放在‘保險規劃’、百分之十放在‘財務責任’(已婚者注重子女教育,未婚者注重婚禮和貸學金)、百分之六十放在‘衣食住行等生活開支’。”

 而在未進入2116理財模式之前,女性必須根據每月基本開銷所需,準備好最少3個月,最好6個月的后備現金。

 “做好2116后,如果沒有負債,不管收入多少,不管那個月份發生什么事,只要堅持把百分之二十的收入儲存起來,把支出掌握在百分之六十,然后找到至少百分之八的投資回酬,那么,女性創造的投資收入(Passive Income),可讓她在10年至20年達到經濟獨立。當然,如果投資收入低,這表示,她需要花比別人更長期的時間,來達到經濟獨立。”黃凱順笑著表示。

計劃周到成功率高

 女性財務規劃師林佩詩坦言,“女性不規劃退休金,未來的生活狀態一定很慘,並且,越長壽越慘。我想提醒一句:女性退休金規劃,必須納入通脹率的計算。女性比較有紀律,只要計劃周到,執行成功的幾率更高。我有信心,只要女性增加本身對財務管理和市場投資的知識,裝備好自己,她便有信心去策劃和執行理財和退休金計劃。”

 另一邊廂,宏願機構的林征蒼和鄧偉漢均強調,“理財的最終目的,還是要達到經濟獨立,這還是回到如何投資、了解你的風險容忍度,選擇你能承受的投資組合。”

 林征蒼說:“社會應加強女性理財教育,以便讓每名女性,包括家庭主婦,都做好理財和退休規劃。假如女性退休金規劃,從年輕時便展開,那她執行起來更輕鬆!如果每位女性都有這方面的醒覺,未來,不只可以開心安享晚年,同時亦減輕國家要承擔的老年福利負擔。”

 鄧偉漢補充,“退休規劃,並非一定和金錢有關,裡頭還有非物質因素,比如健康,老伴、朋友、飲食都要照料好,那么,物質和心靈富足,便是幸福人生。

 林佩詩認同表示,“確實,女性退休規劃,除了金錢上的規劃,還要包括健康規劃。畢竟,沒有健康身體,退休金再多也沒機會好好享受。”

開源節流對抗缺錢

 黃凱順指出,在眾多的開支項目裡面,真正受到通脹影響的,莫過于衣、食、住、行等生活開支。“隨著慾望消費的女性,每天都在想盡各種借口和理由,非把自己的收入花個清光甚至搞到錢不夠用才罷休;但是,堅持2116分配原則進行理財的女性,在這方面的開支是不會超過百分之六十。面對百分之十的通脹,后者受到的衝擊,頂多是那百分之六十的生活開支裡的百分之十,即是區區百分之六(60% x 10%)的影響。

 “女性千萬不要忙著也把自己的支出增加,只要把原本分配于投資的那百分之二十的金額,挪出百分之六來補貼通脹后的生活開支,問題就這樣輕而易舉解決(或者說根本不會有問題發生)。”他說。

 如果依照2116原則,分配過后,還不夠支付生活開支,這該怎么辦?

 “女性又另有兩個選擇:增加收入或減少開支。如果你已盡己所能增加收入,但仍錢不夠用,這代表,你的慾望已超過你的能力!如果不學習根據分配收入來節制你的慾望,更多的收入,也不能解決錢不夠用的問題。”他說。

不時評估理財規劃

 林征蒼和鄧偉漢均指出,人生理財規劃,退休規劃是其中一部分。

 鄧偉漢說:“一般來說,前部分是累積你的退休金,后部分是運用退休金創造投資收入,來維持你的退休生活。因此,人生的理財規劃,需要定時評估。”

 舉例來說,35歲的女性,設定:我要累積300萬令吉退休金。3年后再評估,她發現:我只能累積一半,沒有足夠資源來創造目標中的非工作收入(即是不靠勞力和時間就有的收入,比如說:租金、股息、利息)。那么,她只能運用150萬令吉來進資產配置,每隔3年后再做評估,按部就班去達致經濟獨立目標。

 林征蒼補充,“女性理財規劃,要看她的年齡、背景(單身有收入,結婚無收入),以及她對退休素質的要求,再根據她能拿出的本金,以及她的風險承擔傾向,來進行投資配置。我們認為,‘時間’是關鍵點,就算年輕時的資源有限,可是,因為年輕可承受高風險投資配置,預計更快達致經濟獨立。”

增理財知識減風險

 很想知道身為人妻的財務規劃師林佩詩,幾時達致家庭經濟獨立?更想知道,在達致家庭經濟獨立目標時,最大難處在哪裡?

 她說:“我想,我的家庭達致經濟獨立的過程,不算容易,也不太難。身為女性,我也是比較保守,不太願意做出有風險的投資,所以,早期失去滿多投資機會。”

 幸好,掌握理財知識后,了解本身的優勢和劣勢,她便主動報名參加各種理財課程,裝備自己。”我很幸運,從事財務規劃師這行,讓我有機會學以致用,服務客戶,也自己採用和執行。只要提升理財知識,理財風險便越低。今天,為了提高自己對風險的承受能力,我還是不斷進修和學習。”她笑說。

 經濟獨立的財務規劃師,都要積極上課,姐姐妹妹們,還要偷懶嗎?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2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