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報導:許雅玲
圖:練國偉、本報資料中心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軟硬實力堅強的大學生說:我的起薪很不錯!
軟硬實力稍微遜色的大學生說:我的起薪差強人意!
大企業主管說:我們準備支付高薪給精英大學生!
普通公司主管說:中等資質大學生,也有可造之才!
大馬求職網站JobStreet.com行銷主管許運崢慎重表示,“我的部門聘請很多大學生,他們為職場注入清新活力。大學生不值錢的說法,有點以偏概全。畢竟,大馬大學生不值錢的話,那么,高收入國家,比如新加坡,怎么可能爭相要聘請他們工作?”
拉曼大學媒體系講師孫天美補充,“我教導的應屆畢業生之中,有一位女同學,今年3月已接到應聘合約,因為她在實習時表現積極,不等上司開口,便主動向上司要工作。上司覺得她是可造之才,正好實習單位有空缺,便主動向她提出應聘邀請。”
英語能力不強
輝立信託業有限公司首席策略員潘力克表示,“我從事的是金融業,百分之八十的職員是大學生。我們需要職場英語能力強的新人,可惜,很多求職大學生,英語能力不強,無法勝任工作,難免讓人失望。”
新人大學生起薪2000令吉起跳,工作表現卻和領1500令吉的藍領不相上下,難免讓雇主氣炸:多給你們薪水了!
再來看看大學生的自我評價吧。2012年畢業自馬來亞大學法律系,曾在吉隆坡大律師行實習7個月后,如今在普通律師行任職的新人律師陳勁輝坦言,大馬大專教育機制下生產的大學生,100名中,有20名是具有創造力的精英,這已經很不得了。
而在JobStreet發布的大學生應聘失敗5大主因,“大學生要求薪水過高”,連續兩年位居榜首。對此,Y世代職場新人,包括陳勁輝,雖然希望高薪來維持生活品質,但是,他更重視的是理想和興趣。
行行出狀元
畢業后,為了追求為民服務的理想,他毅然跟隨國會議員張念群到新山發展,並在當地就業。
“當律師是我的興趣。正好,這個行業和我的理想相輔相成。當然,我的父母也會擔心:會不會因為理想丟掉飯碗?但是,我是固執的孩子,加上還很年輕,可以為了理想燃燒熱血和生命,最重要的是,我只想做自己!”
陳勁輝的大學同學,有不少人轉換跑道,去當教師,或者創業,甚至,還有同學脫下律師袍,拎起吉他去追求音樂夢想!
對此,許運崢的看法是,“行行出狀元,與其從事不感興趣的高薪行業,倒不如從事你有興趣又做得好的工作。年輕馬來創作歌手Yuna就是最佳典範──考取法律學位,還在歌唱興趣上發光發熱,揚名國際。”
各行皆有壓力須懂調適
陳勁輝說:“各行各業都有工作壓力。比如說,從事銷售服務業的朋友,雖然收入優渥,可是,一旦業績不達標,壓力大到讓人想哭。這時,我會安慰他們,老闆苛責你,是有心指導你,假如老闆不重視你,他才省力罵你。”
新人律師坦言,他的壓力,主要來自經濟層面:供車、供樓、生活消費還有給家用。”新山的生活水平,和吉隆坡相差無幾,在父母支助下,買車買樓。沒有家庭資助,社會新鮮人,工作一年后,才會考慮買車。工作3年以上,才能存到屋子的頭期錢。”他笑說。
既然如此,為何不越堤去賺新幣?“首先,我必須考取新國的執業執照。然后,我必須放棄理想,天未亮就起身,擠巴士過海關去上班,直至夜幕低垂,才拖著疲憊身子回家。”
當然人各有志,犧牲青春生命,賺取更高收入,是否值得,見仁見智。不過,同樣的工作,賺的卻是新幣,誘惑還很大!
飢渴讓你成為業界精英
陳勁輝說:“在大馬,律師這個專業,屬于很小的領域,雖然工作機會不多,但因為需求多過供應,工作競爭不比其他領域,只要有空缺,不難找到工作。”
第一次面試,因為有實習過,知道職場趨勢和需求,一早做足準備,所以,“完全沒有不好的心酸體驗”。
“面試的第一印象很重要。有了專業條件,完美的履歷,加上了解這行對語言表達和外在條件的需求,應聘過程便事半功倍。”他說:“名校的一紙文憑,在大馬行業,還是挺吃香。不過,是否在待遇上得到差別對待,就不得而知。”
作為一名新人律師,陳勁輝覺得,最大工作挑戰便是:承擔責任,“大學課堂上的模擬法庭,出錯不會產生實際影響,可是,在真實法庭,一旦出錯,影響層面深遠,承擔的責任更重大。”
熱血新人律師,一直牢記實習上司說過的一句話:不管你是什么年齡,你對工作要永遠保持飢渴!不管是飢渴金錢、成功,還是知識,飢渴感會讓你成為業界精英!
雙管齊下改善收入不足
剛畢業的大學生,要求起薪3000令吉,這很正常,因為這是他們覺得,能讓自己生活舒服的收入。計算起來,屋租或房貸500令吉,車貸500令吉,交通費200令吉、家用300令吉,其他生活費用1500令吉,根本沒余錢儲蓄。
“很多剛畢業的大學生,因為嫌棄起薪低,錯過具有發展潛能的工作機會。這很可惜。”許運崢透露,“大學生因為大花大用,錢不夠用。他們之中,百分之三十五願意減少開銷,百分之三十五要另找高薪工作,余者打算兼差。”
理財角度上,減少開銷直接減緩錢不夠用壓力。另找高薪工作,還要配合個人工作能力,畢竟,惟有自我增值,大學生才能要求更高薪水。
“找新工作需要時間。倒不如一邊減少開銷,一邊尋找新工作。萬一找到更高薪工作,但改不了高消費習慣,還是解決不了錢不夠用困境。我不鼓勵大學生兼差來增加收入,這只能是暫時的方法,因為兼差會損耗精神,影響正職工作。”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