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報導:涂素燕
攝影:劉潔雲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導盲犬不同于盲杖,它有生命有情感,它為視障者服務,視障者則肩負照顧它的責任。
“你為我服務,我來照顧你”,這是使用者和導盲犬之間的承諾。
導盲犬的工作是輔助視障者行動,它跟沒有生命的導盲輔具不一樣,它是活生生、有情感,能夠跟使用者互動。
與其說導盲犬是輔具,它更像視障者身體的一部分,代替視障者的眼睛。
正因為導盲犬有生命,所以使用者肩負照顧導盲犬的責任。
視障者跟導盲犬生活上是依存關系,互相照顧和扶持。
討厭狗的視障者,不可能使用導盲犬。沒有能力照顧導盲犬的視障者,也無法使用導盲犬。
陳錦輝表示:“如果覺得照顧導盲犬是一種負擔的人,根本就不會想要一只導盲犬,也不適合擁有導盲犬。”
當視障者決定申請一只導盲犬時,除了做好準備,在行動上跟導盲犬配合,也應該發自內心去喜愛那只狗。
Lashawn來到陳家兩個多月,跟陳錦輝夫婦已經相處得像家人,雙方已經適應大家的生活作息習慣。
陳錦輝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帶Lashawn去草地小便,再為它綁上“便袋”讓它大便,然后帶它去散步。
照顧一只導盲犬,把屎、把尿、餵食、刷毛、洗澡,這些功夫是免不了的,還要定期帶它接種疫苗、給它服用防心絲蟲的藥,病了帶它看醫生等。
下班后一起嬉戲
Lashawn的飼料是由一家公司贊助,“接種疫苗、醫藥費、洗澡的費用,是我們自己承擔。”
陳錦輝照顧Lashawn,Lashawn為他工作,帶給他的何止行動便利?
Lashawn是一只很療癒的狗。
每天上班前或下班后在家里,陳錦輝和Lashawn“父子”都會一起嬉鬧。
陳錦輝夫婦在Lashawn面前以“爸爸”、“媽咪”自稱,只要說“爸爸”、“媽咪”,它就知道指誰。
平時“爸爸”在家里忙著,Lashawn不甘寂寞,會走過去跟“媽咪”眨眼,邀請她一起玩。
黃金嬌笑說:“開始我以為自己看錯了,結果它就多眨幾次。”
陳家除了Lashawn,還有一只小兔子,名叫Peter,“Lashawn很想跟Peter玩,只是Peter都遠遠坐著看它,最后走掉不睬它。”
雖然它平時在家沒事喜歡玩,但一穿上導盲鞍,又會稱職的工作。
非所有視障者需導盲犬
Lashawn來到大馬后,陳錦輝接到不少失明人士的電話,表示他們也想要一只導盲犬。
他無法承諾他們什么,一來沒有人知道,導盲犬什么時候才能真正在我國通行,二來不是所有失明人士都需要導盲犬,也不是所有失明人士都適合使用導盲犬。
國際導盲犬聯盟,一般根據視障者獨立行動的能力,以及生活的需要,比如上下班、上學、社交活動等,來評估視障者是否需要導盲犬。
首先,導盲犬並不是“導航儀”,所以使用者一定要有良好定向能力,才能有效指揮導盲犬。
導盲犬使用者一定要是在職、上學、日常需要外出的視障者。
“如果一位視障者,沒有工作,整天只是呆在家里不出門,根本就不需要導盲犬。”
訓練一只導盲犬過程不容易,費用也很高,申請了導盲犬卻留在家里,不只浪費資源,對狗的健康和心理也有負面的影響。
“導盲犬的責任,就是要幫助視障者獨立行動,嚴格來說,我必須自己帶著Lashawn上下班,不能依靠我的太太。”
但目前Lashawn無法陪伴他乘搭公共交通,他們還無法完全獨立行動。
現在,Lashawn主要跟他一起在他工作地點“黑暗中對話”(Dialogue in the Dark)所在的商場Jaya one一帶走動,這家商場允許導盲犬入內。
他坦承,Lashawn現在的角色,其實更像宣導犬,負責對公眾宣導導盲犬的作用。
他期許,有朝一日,自己跟Lashawn可以自由在外活動,這樣自己跟太太都可以有更多空間去做自己的事。
受到照顧
更勝寵物犬…
排斥導盲犬在公眾場所出入的人,多數是因為討厭狗,或者不了解導盲犬的意義。
但是,也有一群“維護狗權”的人,反對培訓導盲犬。
它們認為,狗本來是一種喜歡追逐奔跑、打滾、看到人類吃東西會討食的動物。
不能吃人類食物、不能奔跑亂跳的導盲犬,是壓抑狗的本性,在為人類工作,成為人類的工具。
導盲犬是不是真的很可憐?
非整天穿著導盲鞍
擁有導盲犬指導員資格的知名部落客Mojito,經常都會被網友問到這個問題。
目前在瑞士生活的她,曾在自己的部落格“Mojito-職業是走狗的小女子”中,寫過一篇詳細的文章,介紹導盲犬的世界。
本報得到她的同意,引用文章一些資料,讓本地讀者更了解導盲犬的生活。
有些人以為導盲犬是沒日沒夜工作,導盲犬幾乎24小時跟主人在一起,這點沒錯,在承認導盲犬權益的國家,導盲犬都跟主人一起上班、乘搭公車、在餐廳吃飯,甚至聽音樂會。
但導盲犬並不是一天到晚都穿著導盲鞍在工作,在辦公室或家中,主人會解開導盲鞍,讓狗在毯子休息,旁邊會有充足飲水和狗玩具。
導盲犬整天跟主人在一起,平均每4個小時可上一次廁所,如果腸胃不舒服,主人也可以馬上讓它們舒解,其實比一般留守家里的寵物狗,得到更好的照顧。
訓練絕不涉及暴力虐待
有人覺得,把狗訓練成乖乖服從指令幫視障者工作,不能隨意做自己喜歡做的事,這樣的狗已經不是狗了。
Mojito表示,狗其實會無聊、悶、需要找事情做。
導盲犬的引導工作設計,是以狗的本能,加上目標設定,誘導它們發揮EQ,增進解決問題的能力。
導盲犬跟主人共同達成某種目標的樂趣和成就感,無形中會增進主人和狗在感情、信任和默契上的互動關系。
當然,沒有工作意願或沒有能力的狗,無法勉強訓練成導盲犬,這關乎視障者的生命安全,導盲犬學校不會冒這種生命攸關的風險。
導盲犬的教育從7周大開始,有專業人員會指導寄養家庭,如何照顧幼犬。
在生活規矩、禮儀或行為上,以正向加強的方式,協助導盲幼犬成長為身心健全的狗狗。
最重要的是,導盲犬的教育絕對不允許精神或肢體的虐待行為。
有興趣知道更多導盲犬世界,可瀏覽Mojito的部落格: http://mojito2008.pixnet.net/blog/post/21634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