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報導:涂素燕
圖:互聯網、受訪者提供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有人說《星星》是一部不一樣的韓劇,有人卻說還不是一樣老套,中國、台灣一些編劇、制作人,更直指這部電視劇“老梗”。
但是,《星星》的影響力有目共睹,《星星》或者其他大熱的韓劇,憑什麼大賣?
《星星》跟多數韓劇不一樣的地方是,這部電視劇的主角都教授是外星人,而且是高大、智商高、長得帥氣,外表跟人類無異的外星人。
《星星》雖然用了穿越時空,在過去和現代插敘倒敘的說故事手法,但這種手法在日本漫畫、電視劇司空見慣,甚至其他韓劇也用過這種手法,實在不能說創新。
中國《南都週刊》報導指從編劇的角度來看,《星星》讓許多中國編劇不太服氣,《星星》在編劇技巧和突破點其實很少。
大馬八字輩小說作者那天晴,念大學的年代,正好是第一波韓流來襲時期。
那時候一部《藍色生死戀》,催淚的兄妹戀情,擄獲多少女性的心,韓劇成功叩開亞洲市場的大門。
那天晴跟他大學的男生們,因為這股韓流衝擊,也看過這部電視劇。
自此以后,他陸續看了許多韓劇,尤其是近年本地電視台都會播放韓劇,他有時晚間用過晚餐,閒時會坐下來看韓劇打發時間。
俊男美女演出
他也看了最近爆紅的《星星》,雖然不是忠實的韓劇迷,不過,算是見證了數波韓流文化的高潮。
他表示:“韓劇已經有一套潮流方程式,不是富家子、富家女,就是女扮男裝。”當然,以前還有癌症、車禍、失憶、灰姑娘等。
他說,《星星》在這套方程式上,加入一些特別元素──外星人,讓一般的愛情故事變得不一樣,使這部韓劇看起來跟以前不一樣。
廣東人說:“橋不怕舊,最重要受”,韓劇雖以愛情為主軸,但勝在演藝形式多元,把各種老梗的點子結合翻新,再由俊男美女演出,戲劇性的羅曼史,還是能夠讓劇迷眼前一亮。
愛情題材老少皆宜
說到底,一直以來在韓國以外地區,大賣的韓劇,還是以浪漫愛情劇為多。
刻薄的中國媒體甚至把韓劇喻為“女人的A片”、“女人的春藥”,還指韓劇毒害女性。
不管怎樣,我們無法否定的是,許多韓國言情劇確實抓住觀眾目光。
這些電視劇大受歡迎並非偶然,背后其實精心計算,拿捏準確。
人氣韓劇《繼承者們》的制作人尹夏林透露,韓劇選擇愛情題材,並不是制作方自行決定的,而是通過調查得到的結論。
儘管不同地方、不同年齡、不同性別的觀眾,個性和喜歡的潮流都不一樣,可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喜歡愛情故事。
就算不喜歡,至少也能夠接受愛情故事,愛情超越國家、年齡的界限。
包裝行銷吸引粉絲
那天晴表示,除了古裝劇《大長今》,嚴格來說,近年韓劇的內涵並沒有多大提升,拍來拍去還是那些題材元素。
他認為,韓劇的成功主要跟韓國成熟的娛樂產業有關,韓劇是靠包裝和行銷取勝。
八度空間品牌部總經理吳玲玲也表示,韓流的包裝銷售手法,引領潮流堪稱一流,本地也在向他們學習,如何提升演藝產業。
一部《星星》,讓女主角喜愛的炸雞大賣;女主角全智賢在劇中穿過的服飾都熱賣;劇中使用的名牌口紅,在亞洲賣斷市;男主角看的童書《愛德華的奇妙之旅》,過去5年只賣出一萬本,現在半個月竟賣出5萬本。
事實上,韓國一直有文化立國的野心,從第一波韓流起,韓劇、韓國流行音樂,瞄準的就是海外市場,不局限于韓國市場。
韓國的演藝產業,一直得到政府全力支持。
韓國政府看好文化軟勢力,可以提升韓國形象,振興旅遊業、促進韓國電子產品、汽車等出口,推出各種扶持演藝產業的政策。
我們很難想像,今天看韓劇的除了亞洲人,連古巴、墨西哥、哥倫比亞這些國家的人也看韓劇。
韓劇面向這么大的市場,相對其他國家的電視劇,自然有能力付出更高的制作費。
韓劇的制作費,都是下重成本,《星星》導演張太侑透露,《星星》只是一集製作費,就高達百萬令吉,不只本土電視劇,就算對台劇、港劇來說,這個數字的製作費可謂天價。
韓劇跟日劇一樣是邊拍邊播,雖然發生過主角出車禍,劇集被逼腰暫的情況,但這種拍攝手法的好處是,能夠掌握觀眾口味和期許,適時修改劇本。
觀眾反應好的電視劇,可以乘勝追擊延長集數,反之,反應差的可以縮減集數,這樣一來也容易控制制作成本。
女編劇作品引共鳴
很多國家都在拍愛情劇,但要怎樣的愛情劇,才能俘虜人心?
韓劇里面,不管楚楚可憐,還是因貧窮不幸造就堅韌、善良、樂觀個性的女主角,最后總會遇上多金、深情、高大、帥氣的男主角。
一些韓劇女主角設定,就算個性強勢、主動、野蠻,顛覆傳統韓國女性溫柔婉約個性,最后也會遇上一位比自己有能力,又願意保護自己、呵護自己的男主角。
《星星》里的任性大明星千頌伊,遇到的真命天子,更是有超能力的外星人。
韓劇的這些劇情和設定,完全滿足那些渴愛、需要被保護的女人的投射,如此懂女人心,又能為女人編織這種浪漫夢想的,非女人莫屬了。
不管早年還是現在的韓劇,編劇大部分其實都是家庭主婦,這群家庭主婦后來分割了亞洲,甚至世界電視市場的蛋糕,則是一個美麗的偶然。
在韓國,編劇要是無法成名,可能連糊口都難,韓國幾乎都是男性養家,所以,很少男人敢丟下工作去寫劇本。
許多女性編劇,開始時都是一邊照顧家庭一邊寫劇本,就算失敗也不影響家計。
結果女性編劇編寫的夢境,反而更能引起觀眾共鳴,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