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報導:楊潔思
攝影:李玉珍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補助醫學醫師邱茗峻期許,每個人都應該有一些營養醫療的基本知識。每一名學生都應該多少汲取一些這方面的知識,這可是讓孩子們受惠一生的寶貴知識呢!
步入中年,男人要健康,避開心臟病與中風殺手,就要大方點,多多捐血!
“體內鐵質過高,是心臟病與中風的主因。高鐵分也破壞腎,同時易使微血管硬化。”邱茗峻醫師說。
作為營養醫療師,邱茗峻指出,人體含鐵量高,通常與個人飲食及生活習慣有很大關係。男人一旦超過三十歲,特別是到了四五十歲時,特別容易面對這個問題。
“平日愛吃高鐵食物,如紅肉、動物內臟、面粉、面包等食物,都容易導致體內含太多鐵。”他說。
若說紅肉,人們不難理解,但是,說到面粉面包,人們可能就難以明白,何以這些食物會帶來“鐵害”?
原來,面粉制作過程中,會把原料中的營養都破壞完,因此政府規定必須在面粉及面包中加入5種營養成分,其中一種就是鐵。
然而,在自然形態,鐵跟其他礦物一起存在,單一補鐵,是短期的補救。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若是大量吃面粉,其實是吃下單一礦物質,就沒有辦法達到天然食物中相生相剋的天然均衡狀態。”他說。
捐血排出過量鐵
例如,食物中的半胱氨酸(cystein),會協助把鐵排出體外,許多天然食物通常具有綜合礦物質,例如同時含有鐵和錳,因此,會自然地將攝入的鐵排出。
但是,加工食物就沒有這種優勢,容易造成單一礦物質攝取量過高。
也是Hei健康食府創辦人的邱醫師指出,成人血癌,骨髓錯亂,成因主要也是跟體內含鐵量太高,損壞骨髓有關。
女性由于每月排經的關係,比較不會有含鐵量過高問題,然而,到了更年期停經后,就容易面對這方面問題。
為了個人健康著想,邱醫師建議男性定期做體檢檢查他們的鐵質水平,並且大方一點,去捐血,就有助于把過多的鐵排出體外。
針對起因而非症狀
許多時候,我們生病去問診,只領取到鎮病的藥物,並沒有辦法詳細地知道身體機制與發病原因。而營養醫療可以填補這一個缺口。 雖然營養醫療源自西方,但它與西方傳統醫學有個分別,就是它比較著重研究疾病的起因,而非針對症狀。
邱茗峻醫師舉例:“針對糖尿病患者,並非只是把他的血糖壓下就算,因為營養療法認為,血糖高是一個症狀,不是一個問題,糖尿病的主因在于腎上腺出問題,甲狀腺的賀爾蒙不平衡,或是代謝的賀爾蒙不平衡等,所以我們要解決它的根本原因。”
文明病,如心臟病跟血管阻塞,目前的解決方法,主要在解決症狀,如膽固醇、油脂等。
營養醫學的看法,除了解決以上問題,也要解決鐵和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有許多醫學證明,高同型半胱氨酸會導致人體血管硬化,它跟心臟病有直接關係。)問題。
同型半胱氨酸來自動物蛋白、瘦肉、乳汁蛋白等。
但是,同樣吃肉的人,有者同型半胱氨酸偏高,有者卻沒有這個問題,經研究發現,那些吃肉不吃菜的人,都普遍面對高同型半胱氨酸及血管硬化問題。
人體猶如化學工廠
原因何在?
原來,人體需要維他命B6、B12及葉酸,來把同型半胱氨酸轉化成進一步成分,再分解掉,如果不吃青菜,就無法攝取到這些協助轉化同型半胱氨酸的營養素。
同型半胱氨酸的問題,目前尚無法透過藥物解決,而是需要從營養及飲食及方面下手處理。
談到這項療法是否有運用化學材料,邱醫師說:“身體本來就是一個化學工廠,每樣東西,一進到人體,就成為化學成分了。”
他以雞蛋為例,說,人一旦吞下肚,它就會慢慢變成氨基酸。
無論如何,這些化學過程是自然的,而非在工廠加工合成。
最后,邱醫師強調,他並沒有提倡人們完全不吃肉或蛋。“例如雞蛋就有好的一面,因此,最重要的還是吃了之后要懂得如何平衡其酸性。”
蒜頭蛋黃排毒高手
不論男女,體內若是含有過高的營養礦物質,都可以攝取半胱氨酸(cysteine)。
半胱氨酸屬于20種天然氨基酸之一,是一種含硫(與甲硫氨酸一樣)的非必需氨基酸。動物體內可經由蛋氨酸和絲氨酸合成。它在人體內有範圍廣泛的解毒作用。
藉著半胱氨酸,肝臟可以順利排出過量養分或毒素,食物中,蒜頭、蔥頭和蛋黃都含有豐富的半胱氨酸,其中,雞蛋其實同時含有高鐵質與高半胱氨酸,因此,它可以取得自我平衡。
肝使用半胱氨酸排毒,這涉及兩個過程,過程一是P450,即是將不能分解的東西及油溶性物質化解為可以排出的物質。
第二個過程,是排毒的過程,即把毒素,特別是油溶性的毒素排出體外。這時,人體需要一些營養輔助成分,以讓排毒過程順暢,進而降低心臟病的風險。
最后,邱茗峻醫師說:“癌症、糖尿病和心臟病都是同一個問題,其實,慢性病是完全可以避免、可逆轉(reversible)及可以治療的,全看我們現在能做什么。”
壓力遲睡小弟不舉
現代人很大的問題,是缺乏運動及代謝紊亂。
“代謝紊亂問題,主要是現代人普遍上睡眠不足。”邱茗峻醫師笑謔:“很多人‘很早’睡覺,每天早上一點、兩點‘就’睡著了。”
原來,驗血還可以驗出一個人的睡眠狀態。“長期睡眠不夠的人,身體壓力水平高,刺激腎上腺,身體會分泌科體松賀爾蒙,這是人面對壓力時的正常反應,但是,長期睡眠不足,形成生活習慣,就會導致腎上腺很快耗盡。”他侃侃而談。
腎上腺耗盡,身體就無法對壓力反應。長期不夠睡,等同讓身體長期處于“緊急的備戰狀態”,而科體松接到身體有急的訊息后,應對之道就會產量上升,並制造糖。
人體內的糖存量(肝糖)並不多,一般只有兩天的量,供人緊急使用。
科體松製造糖,是要提供額外的能量,這會導致人體血糖增高。
有些人吃得健康,但卻有糖尿病,原因就在這裡。
與此同時,為應付身體的緊急狀況,要“把所有的能量集中以打敵人”,科體松會停止人體一些操作(例如停止消化工作、性欲等),再另行激發另一些操作,這會讓人心跳加快,以便能把血液泵到全身去,備戰使用。
也因此,長期面對壓力的人,男人易面對勃起障礙、女人易面對性冷感的問題。
現代人生活忙碌,很多人飲食亂來,再加上以上問題,情況更為嚴重。
壞油脂禍害大
前文有提及,平衡及明智攝食好的油脂歐美加3及6的重要。而不好的的脂肪則要避免。
到底,不好的油脂有哪些,它們會對身體造成哪些破壞?
基本上,反式脂肪或轉脂肪(trans fat) ,以及氫化脂肪(Hydrogenated fat),都不是好東西。
根據維基百科資料,反式脂肪與氫化脂肪關係密切,人類攝取的反式脂肪主要來自經過部分氫化的植物油。“氫化”是在20世紀初期發明的食品工業技術,部分氫化過程會改變脂肪的分子結構,它有助于讓油更耐高溫、不易變質,並且增加保存期限,然而,氫化過程也將一部分的脂肪改變為反式脂肪。
氫化脂肪是一種人工合成的脂肪,其主要成分与動物脂肪相同。由于常溫下液態的植物油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容易氧化、不耐長時間高溫烹調,為了提高油的穩定度,便以氫化方式加工處理,使其轉為半固態的形式,而成為氫化油。目前市售氫化脂肪中含有反式脂肪。
例如菜油是液化,而非固化的東西,製作時便需要打進氫,以做成假的飽和脂肪。
影響人體細胞接收器
邱茗峻醫師指出,不好的脂肪會影響人體細胞的接收器。“細胞膜的功能是讓殘渣排出,以及讓營養進來,而壞的脂肪便包圍這一層膜,使廢物無法排出,糖分這些營養則無法進入。”
細胞不夠糖,便會一直發出“我要糖!”的訊號。腦部接收到這個訊號,便會通知身體補充多一點糖。
結果變成,人體內血糖很高,但細胞卻收不到糖。人體內的血糖高,刺激胰臟生產很多胰島素,以降低血糖,最終,低血糖將導致當事人很疲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