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中國報 - 十分專題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27

檢血報告透露玄機(完結篇)

$
0
0

報導:楊潔思 
攝影:李玉珍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在我國衛生部的歸類中,營養醫療(Nutritional Therapy)屬于傳統與另類療法領域(Traditional and Complementary Therapy,簡稱TCM)。

 營養醫療發源自西方的療法,相對講究科學。

 因此,營養醫療醫師不以單純的問診或外觀來了解客人的問題,而是以科學的診斷如對方的驗血報告為準。

 對于這門療法,營養療法治療師邱茗峻說:“營養醫學不是要取代主流醫學,只是西醫中有一些缺少的環節,營養醫學可以填補這些缺口。”

營養醫學治療師協助客戶,是以對方的驗血報告為準。

 原來,我們的血液裡透露很多玄機,只是,很多時候,我們都不知道。

 或許,更正確地說,我們不知道要怎樣驗,才能從中讀出身體玄機。 

 客人第一次上門,陳述其所面對的健康問題,治療師心中或有數對方大概是什么問題,但他不以此作準,而是給對方列張清單,以便去驗血中心驗哪些細項。

 “雖然我心中大概估計到對方碰到哪些問題,但是我還是要等驗血報告出爐,以驗血報告為依據,採取下一個步驟。”邱茗峻醫師說。

 參考驗血報告,是比較科學化的做法,而且過后治療師們可以具體明確地看到對方的健康發展。

每個月驗血

 邱醫師會針對個別情況提出建議,以進行哪些飲食上的調整,若是有需要,再上加一些營養輔助品。 

 一個月后,客人再進行第二次驗血,以驗證進展,接下來,都會以每個月一次的驗血報告來了解進展,直至情況改善再另行調整。

 “我們對身體健康的要求,會比一般公認的健康標準為高,我們致力將客人的健康調整至理想的範圍裡。”他說。

 他進一步指出:“我們不採用一般的驗血報告,這是因為現有的報告有許多細項沒有檢驗,從而做不了判斷。”

 舉例,這些細項包括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鐵蛋白(Ferritin 或stoned stored iron)、高敏感性(hCRP)、纖維蛋白原(Fibrinogen)、脂蛋白(a)(Lp(a))、糖化血(HbA1c-glycetion)、禁食時的胰島素(fasting insulin)等等。

健康不只注重當下

 他抽出一份驗血報告為例,指出:

 “這個人的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指數是20,以我們的標準來說,超過9.5就算很高了,最好是能下到6.3。指數20是相當危險的,心臟病的幾率很高,但是,我們不能單看一方面,與此同時,我要看他的鐵,他的鐵指數是158,有點過高,一般標準是300,我們的標準則在50以下,這是最健康最安全的水平。”

 同型半胱氨酸與鐵都超標,套邱醫師的說法是“不得了”,過后,他再看對方的科體松及胰島素。“這個人的血糖跟胰島素都很高,。雖然他目前沒有糖尿病,但我們知道再這樣下去,他遲早會得糖尿病。”

 他解釋:“血糖,為什么驗HbA1c,而不看驗血前一天的血糖,那是因為我對你在前一天吃了什么沒有興趣,我要知道你一個星期前、一個月前、兩個月前、三個月前,你吃些什么,那個才重要,因為糖化血紅蛋白-hba1c能看到你三個月血糖的平衡及平均、飲食習慣、血糖已對身體造成多大損害等等。”

 他進一步講解身體機制:“吃了淀粉,一個人若是血糖很高,胰島素也跟著很高,這個就是標誌著胰島素反彈的一個開始,你不看這個,你看什么?難道要等到血糖從尿中出現,才說:‘喔!你患上糖尿病。’這是不是已經經過了20年的時間?”

察先機防患于未然

 馬來西亞營養醫療師協會把營養醫療詮釋為“營養與健康科學的應用,以讓人最大限度地提高他的健康潛力”。

 基本上,營養醫療就是不動手術不用藥,而是採用復雜以及科學的診斷之后,針對求助者的營養與生理需要,設計出一個適合對方的醫療方案及飲食法。

 若是有需要,醫師也會指導對方改變其生活模式、排毒及補充一些營養素。

 除了主力于對治慢性疾病與各種健康問題,營養醫療另一重點是預防醫學,在疾病產生之前先下手清除。

 營養醫療涵蓋的範圍非常廣泛,其主要的課程包括解剖學、生理學、生物化學、病理學、宏觀和微觀營養、保健食品、食物營養價值、生活方式類疾病、排毒、慢性病的診斷與對治方略。

 除了理論知識,營養療法治療師也需要到醫院或保健中心一段時期,以汲取臨床經驗。

 由于這門學科在大馬還很新,所以目前馬來西亞營養醫療師協會(The Association of Nutritional Medicine Practitioners Malaysia,ANMP)的成員很少。

 不過,幸運的是,目前國內已有相關課程,有興趣者不需要到國外去唸這門科系。

 該協會網站為 www.anmp.org.my,電話號碼:03-42700107或013-3139319。

選對食材健康吃

 邱醫師會鼓勵人們吃小米、蕎麥(buckwheat)以及印地安人常吃的藜麥(quinoa,聯合國糧農組織認為藜麥是最適宜人類的完整全營養食品。)。

 他說,如果無法100巴仙食用小米,只要能吃上50巴仙小米再配上50巴仙糙米,就算不錯了。

 如果說谷類、麵粉多吃不利健康,那我們早餐可以吃什么?

 邱醫師建議可攝取小麥胚芽(wheat germ)、燕麥麩(oat bran)、麥麩(wheat bran)、大豆分離蛋白。

 他解說,如果是單純麥片,由于酸性高,不鼓勵常吃,但是燕麥麩則是含有高礦物質而不導致身體酸性。

 他建議大家使用紅色的棕油或椰油作為烹飪油,在飲食中也多使用薑、南薑、香茅、酸柑、辣椒之類本地容易找到的材料。

 最后他說,一般人以為沒痛就沒病、醫生則認為沒症狀就等于健康,但對營養療法醫師來說,目前身體處于最佳健康狀態,才叫健康。

借助營養改善病情

 一位高齡婆婆面對長期的腎問題,腳的行動也不便。其腎的過濾功能已下降至廿多巴仙。換言之,她洗腎的機會相當高。

 借助營養醫療2至3個月,其尿酸情況好轉,手腳不再疼痛,行動自如了。4至6個月后,她的腎功能已成功回復到六十多巴仙,毒素也下降。

 邱醫師指出,營養醫療可以逆轉腎的功能,只要腎還剩下15至20多巴仙功能,都有大幅度改善的機會,而不必去到洗腎的地步。

 另一位馬來婆婆,姐姐患有血壓,血糖和心臟問題,長期服藥早年死亡,由于怕步上姐姐后塵,縱使她患有嚴重糖尿病、心跳不規律、呼吸辛苦、身體極為衰弱時,她還是拒絕到醫院就醫。

 家人無法可施,把她帶來見邱醫師。

 邱醫師追溯:“當時她血壓很高(上面超過200,下面超過100),血糖18、心跳90多。”

 這種病況其實相當嚴重,但是由于她沒有吃過壓抑性藥物,反而比較容易處理。通過改變飲食,食用健康無面粉面條與營養素,她慢慢回復了健康。

 兩年多后的今天,她的情況已改善了六七十巴仙,重新恢復活力。目前,她還是乖乖地遵循醫師囑咐,戒吃或少吃不健康食物。

 戒口,對很多人來說是很痛苦的事,邱醫師分享他自身的經驗:“當時我問自己一個問題:我要睡在床上,或是也吊著尿袋或洗腎機,也享受美食,還是要戒掉一些食物,但可以享受生活?我覺得后者才有(生活)樂趣。”

 換是你,你又會如何選擇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2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