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報導:劉拓
圖:本報資料中心
實際上,台灣人可以吃的很多,除了天然食品,還有符合安全標準的加工食品。
說起來,對岸13.5億人口大國更急,最近,因為施打禁藥,菜農兒子拒吃自家菜……
剛剛過去的六一兒童節,中國網民“作業本”有則微博帖子被廣傳:
“祝史上最堅強的一代:兒童節快樂。你們要躲開毒奶粉,打敗有毒疫苗,扛得住甲醯胺(Formamide)玩具,消化掉重金屬大米,躲開拐賣你們的人販子,坐得住危險校車,挺過豆腐渣教室,避開好色校長與流氓保安,戰勝虐童教師……你們能活下來,就是最堅強一代,但願這天全國能下雨,讓你們呼吸一天干淨空氣。 ”
10件令人笑中帶淚的祝福中,第一件就是攸關食品安全:你們要躲開毒奶粉。
2008年爆發的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官方公佈:毒奶粉導致6名嬰兒死亡﹐30萬名嬰兒患上痛苦的腎結石,讓全球聞之心酸。現在,中國家長還是無法恢復對國產奶粉的信心。
去年,中國媒體便揭露1942起食品安全事件,引起人們擔心:食用“中國製造”產品,會否不小心把毒吃進肚子裡?
菜農施打禁用農藥
令人嘆為觀止的食品醜聞之中,目前最吸引大家眼球的,必然是廣州傳媒揭發:市郊番禺、白雲區的多處菜地,毒菜氾濫。
《新快報》報導,“由于廣州雨水多,害蟲生長快,菜農便大量使用藥力強勁的農藥。”
報導還指出,廣州市番禺區洛浦街南浦島的菜地,污水溝道內漂浮著廢棄的農藥瓶,包括政府禁用、限用的:氧樂果、硫丹和滅多威,還有劇毒農藥甲基對硫磷。
這些在廣州菜地裡施打的禁用農藥,多數生產廠家來自農業大--山東。而近期在網絡上熱傳的一份中國食品安全地圖裡,山東省位列“黑榜”第一名──累計爆出17種有毒食品。
最叫人瞠目結舌的是:山東省菜農濫打農藥,連兒子都拒吃自家菜。
兒子拒吃父親種的菜
在山東省,一名在醫院工作的男子張帆(化名)坦言,拒吃父親種的菜,因為目睹父親施打大瓶小瓶的劇毒農藥,便再也吃不下他種的菜,選擇上市場買菜。
這名兒子說:“雖然無法保證市場蔬菜無農藥。不過,不知道實情,起碼心裏舒服。”
對于兒子的行為,65歲菜農父親張春新(化名)認為很無稽:誰家的菜地沒有施打農藥?我施打的農藥量,反而比較少的,外面買的藥更多。
隔壁菜地的菜農王孟祥(化名)表示,“我種的菜,大部分賣掉,但自己也吃。沒聽說有誰吃了有問題的,就是韭菜吃了容易拉肚子。誰種的菜,一樣有農藥,難道就不吃菜了嗎?”
他們收割的蔬菜,裝了車就運到相熟的市場和超市,完全沒有其他檢查環節。
毒菜潛規則首批採摘不要吃
對于禁藥的毒性,山東省菜農們心知肚明。他們稀鬆平常表示,“氧樂果”對付蚜蟲;“滅多威”對付菜青蟲、蚜蟲、菜蛾;至于劇毒農藥“甲基對硫磷”和“硫丹”,菜農說:“基本上什么蟲都能殺死。”
還有菜農透露毒菜“潛規則”:每棵菜的成長速度不一樣,菜心往往要分三、四批採摘。為確保后幾批蔬菜沒有蟲害,菜農往往在採第一次前噴灑農藥。農藥有效期7天,第三、四批菜剛好一星期后成熟,因此,第一、二批採摘的菜心,最容易殘留農藥。
菜農忠告:第一批採摘的蔬菜,最好不要吃。
可是,除了菜農,有誰能確保買的不是第一批採摘的蔬菜?
有機菜昂貴
毒菜仍有市場
濫打農藥的蔬菜,為何還有人要購買?
在蒼山縣,堅持綠色種植模式的菜農周江寧坦言,“要菜農都不用農藥,這也不現實。要是菜價都像我(的綠色蔬菜)這么高,普通老百姓吃什么?十幾塊錢一斤的菜,他們怎么吃得起?”
過去,周江寧也是高度農藥用戶,但5年前,他棄用高毒農藥,改用低殘留藥品種綠色蔬菜,並且,他還特地到日本待了一個月,學習先進種植技術。
低效農藥需要多次噴灑,並且為了確保沒有殘留在農產上,施打時間和數量控制,都要人工把關;加上,一些農產只用人工除蟲,大大加重人工成本。
“逆著潮流種菜,太難了。”他說:“就說草莓吧,其他園地都賣七、八塊錢一斤,但我這裏,必須賣到二十多塊錢才能收回成本。批發市場的菜販不敢進貨,只能努力吸引開私車的高消費群,來我的大棚現採現賣。”
毒藥偷偷賣
有需求有供應
較早前,山東省濰坊爆發的毒生薑事件,問題出在薑農使用的高毒農藥“神農丹”。神農丹成分裡的“涕滅威”,屬于劇毒農藥,50毫克便可致死50公斤重的人士,不能直接用于蔬菜瓜果。
雖然,毒生薑弄得人心惶惶,但菜農仍“使勁用”神農丹來防止蟲害。
在西瓜、黃瓜和芹菜等播種前,菜農把神農丹撒在地裏,一畝地的西瓜,第一批收成能收割5000斤;一畝地的芹菜能收穫一萬斤。
“這裡種芹菜的,沒有不用神農丹的,因為芹菜太容易生根瘤了。不放神農丹,芹菜想收3000斤都難。所以,不少菜農才使勁用。”張春新說。
當然,施打禁限農藥的非法性,人人心知肚明。因此,生產廠家接到電話,才送貨上門;農藥店老闆也只敢偷偷賣給熟人。
有農藥店店主說,“1公斤瓶裝液態的甲拌磷,價格是12元人民幣(約6令吉),500克袋裝的顆粒只需3元(約1.5令吉)。我們都是薄利多銷,農忙的時候,都是一箱一箱地賣。”
聽到這裡,愛吃蔬菜的人肯定血液循環加激。
菜農缺乏認知
無心之過害人
除了人為施打禁藥,製造出海南毒豇豆、山東毒生薑等食品安全問題,中國蔬果還屢屢被驗出重金屬超標。這是因為菜農施用未分類的垃圾施肥。
根據報導,在廣州番禺,高達80%的菜農,施用未分類的“垃圾肥”。這些“垃圾肥”,都是菜農從鄰近垃圾堆填區免費取得、各種未經分類的生活垃圾,其中包括:塑膠、廢棄輪胎、藥物及電池等。
菜農將“垃圾肥”垃圾堆放在路邊任其發酵,較后將其與多種化學肥料混合,然后施用在菜地裡。“垃圾肥”種出的蔬菜,外觀和一般蔬菜一樣。有菜農表示,“垃圾肥”比化肥更加天然無害。實際上,“垃圾肥”種出的蔬菜,均含有重金屬及高致癌物質。
顯然,菜農並非存心害人,只是,他們嚴重欠缺對“垃圾肥”危害的知識。有專家強調,中國農產重金屬嚴重超標的主因是:工業污染。這是政府盲目追求經濟發展,導致環境污染的連鎖反應。
中國十大食品安全醜聞
1.三聚氰胺牛奶
2.地溝油
3.充滿殺蟲劑的豇豆
4.有毒一次性食品容器
5.有毒豆芽
6.皮革奶
7.“鋁”餃子
8.發光豬
9.健美豬
10.“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