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潘有文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全球重視特殊教育的程度日增,我國也早在02世紀08年代末,為腦部和神經系統有缺陷的小孩,開設特殊教育班,重視特殊小孩的教育需求。
然而,我國體制內的學校,尤其是華小,是否只強調學術成績,把特殊教育拋在九霄雲外呢?
有一名高智商的9歲超常兒童,無法閱讀文字,是患上閱讀障疑的特殊小孩。
他的父親是美國人,母親是新加坡華人,他因為閱讀障礙,在老師和同學面前成了“文盲”,造成情緒非常急躁。
目前身在中國北京的特別教育工作者曾鳳敏,在研究所進行閱讀障礙研究時,接觸這個個案,他通過遊戲治療、互動,以及用第三者敘述方式,與孩子分享自己的童年點滴,逐漸進入了該名小孩的心房。
不久,這名小孩願意嘗試用文字表達自己的想法后,曾鳳敏再鼓勵他用幻燈片呈現作文,甚至配上和文章相關的圖片和音頻,建立孩子對閱讀和書寫的信心。
在突破閱讀障礙的學習路上,這名小孩依然會面對一些問題,但是他的內心已不再懼怕,而是滿懷信心迎向挑戰。
數年后,他報考大學時,由于數理科表現出色,並且向往成為飛行員,于是申請報讀美國大學相關科系。
雖然,大學錄取了他,但由于閱讀障礙未注意到“特殊小孩不能申請”的條文,最后只得將實情告知校方。
美國大學調查后,竟然破例錄取了他,如今20歲的他在唸著自己的專業課程,特殊小孩的夢想就要成真了。
劃分七大特殊病症
曾鳳敏提及的閱讀障礙(Dyslexia)小孩,也是我國特殊教育班內,僅次于自閉症的病症之一。
我國教育部在小學設立特教班,讓七大類別特殊病症的小孩就讀,自閉症屬于廣泛性發育障礙,閱讀困難則在特殊學習障礙類別內。
其它5種特殊病症類別,包括發音和智商問題、染色體異常、其他發育障礙、行為問題和多重障礙。(詳情請看列表)
教育部特殊教育組主任黃木成指出,我國在1988年劃分七大特殊病症,並且在小學開設特教班,屬于教育部的綜合型方案(Intergrated Program)。
特殊教育的定義包括失聰和失明人士教育,我國獨立前,早在1945年,在柔佛已有第一間官方開辦的特殊教育學校。
至于民間以失聰和失明人士為主,自發開辦的特殊教育,1926年已在馬六申醫院出現,當時是由一群社會義工組成,讓特殊人士受教育。
華小特教班嚴重不足
目前,我國政府在全國各地設有28間特殊教育學校,其中雪州和吉隆坡各有兩間。
截至今年1月31日為止,全國共有62間華小設有特教班,西馬佔55間,東馬共有7間,皆在砂拉越。
“其中,柔佛有33間華小開設特教班,雪州有兩間,分別是白沙羅中華小學和巴生樹人小學,吉隆坡的沙叻秀華小和三育華小也設有特殊班。”黃木成這么表示。
但是,比較國小附設的特教班數量,華小就顯得小巫見大巫了;全國共有1313間國小開設特教班,較華小多1251間,相差近22倍。
在國民中學方面,也有686間學校設有特教班,銜接小學特殊教育,讓特殊兒可以繼續在中學求學。
從以上數據來看,我國一直沒有放棄特殊兒的教育,至少國小特教班已達到基本要求,但華小特教班卻未達百間,造成華小的特殊教育嚴重不足,華小校長和董家教三方應重視這方面的問題。
7大類特殊小孩
以下患七大類特殊病症的小孩,皆可在國小或華小的特殊教育班內上課。
★第一種:廣泛性發育障礙
(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
●自閉症/阿斯伯格症/雷特氏症候群(Rett Syndrome)
以上三種也合稱為自閉症譜系障礙(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第二種:特殊學習障礙
(Specific Learning Disorder)
●閱讀障礙/誦讀困難(Dyslexia):
b看成p,嚴重者看第5行看成第2行。
●計算障礙(Dyscalculia):
不會算比較大的數目。
●運用障礙(Dyspraxia):
頭腦和手無法協調,想寫卻寫不出來。
●書寫障礙(Dysgraphia):
對于似圖樣的東西有認知困難,例如難以辨識漢字。
★第三種:發音和智商問題
●發音不準,頭腦和嘴巴不能協調。
●學習遲緩/低智商(Slow Learner)
一般人的智商介于95至105,這類特殊兒的智商低于70,不明白別人說什么。
★第四種:染色體異常
(Chromosome Disorder)
●唐氏兒:細胞中少過或多過23個染色體。
2至3巴仙的智商屬于正常或高智商,一般唐氏兒智商低過95。
★第五種:其他發育障礙
(Other Developmental Disorder)
●努南氏症(Noonan Sydrome)
主要是心臟缺損、身材短小及罕見的臉部特征,屬于多發性先天異常症候群。
★第六種:行為問題
(Behavior Problem)
●注意力缺失症(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ADD):
不能專注一件事太久。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一直要跑動不能停。
★第七種:
多重障礙(Multiple Disability)
全部綜合,身患一種嚴重特殊症,但也有混合其他特殊病症。
成績分開算 減校方心理負擔
許多華小強調學術成績,希望學生為校爭光,如果特殊學生的成績與普通班學生有極大的落差,將會影響學校整體的考試成績,成為華小不開特教班的重要原因。
“如果校長非常重視學術成績,就不會開特教班。”黃木成瞭解這個事實,因此也向教育部總監反映。
他指出,教育局總監已指示考試局,從今年開始分開計算普通班和特殊班的成績,至于如何計算則有待考試局決定。
因此,開辦特教班的小學,就有兩種考試成績,第一種是普通班和特教班成績分開計算,第二種是合算的成績。
“現在成績分開來算,將會減少校長的心理負擔。”黃木成說。
符合3條件獲準開班
一間小學開辦特教班,校長和董家教皆可提議,然后向教育部申請,只要擁有足夠課室充作特教班、硬體設備和師資,一年后獲準即可開班。
黃木成指出,如果缺乏上述條件,又希望開辦特教班,可提前兩年向教育部申請。
雖然,之前已有一些華小獲得教育部撥款,負責硬體方面的費用,但並不表示每間學校都能獲得協助,如果教育部預算不足,學校還是需要負擔這筆費用。
黃木成認為,校方可與教育部討論,以何種形式解決經濟負擔、硬體資源和師資問題。
另類教育協助特殊兒
特殊小孩學習路上波折重重,另類教育也開始成為某些特殊小孩家長的選擇之一。
華德福教育(Waldorf Education)強調按人的意識發展規律,針對意識成長階段教學,這與正統體制學校強調以年齡制定小孩的學習程度有所不同,因此,有人視華德福為適合特殊兒的其中一個教育系統。
該教育認為,讓小孩在適合的環境學習尤其重要,因為寧靜和有規律的環境下,小孩或特殊小孩能安心地學習。
而且,這個教育系統大量使用藝術和音樂,也會在適當情況下學習數學。
此外,對于特殊兒,也有人提出電子產品教學,即以播放影片方式吸引特特殊兒的注意力。
由于特殊兒的專注力不足,電子教學能在有限的時間內,爭取特殊兒的注意力,讓他們吸收教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