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中國報 - 十分專題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27

有松有緊教養孩子如放風箏 (第2篇)

$
0
0

報導:楊潔思 
圖:受訪者提供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陳瑞婷一家人在風光明媚的浮羅交怡島生活,夫婦倆從事攝影業,丈夫拍照,她則負責看管相館。 

 兩人育有兩名孩子,儿子15歲;女儿12歲。 

 雖然需要在外打理生意,對孩子的教養她卻不假手于人,凡事親力親為,就像釀制陳年老酒般,隨著歲月流逝,親子關係也在一天天平實的生活中蘊釀成長。

 如今,才12歲的女兒,已成為媽媽的服裝顧問,15歲的兒子,也展現男性風度,體貼媽媽的辛苦……

這十多年一路走來,瑞婷只在孩子小時請過女佣協助家務,但是舉凡孩子的照料,生活起居、講睡前故事,她都自己來,除了親自打點一頭家,還跟丈夫一同拼事業。

 幾年后孩子稍大,她連女佣也省下。“孩子從小都是我一手帶大的。一直以來都跟在我身邊,我出來店舖,他們也跟到店,直到三年前,他們較懂事了,放學后,我就留他們哥妹倆在家,不過晚上收工回家還是會檢查他們的功課,聊聊天。”

盡量一起用餐

 雖然海島上天空空曠遼闊,碧海藍天,環境優美,生活相對悠閒,步調也慢,但是瑞婷對孩子的功課並沒有放松,工作了一天,回到家依然會關心孩子的功課。由于她親自教導孩子課業,他們在小學時,只補習一科馬來文,去到中學才加強補習。  

 若是不忙,她盡量留待孩子放學后,共餐了才出門去工作。午間餐桌成為彼此的聊天天地。   

 与孩子相處,她會适時調整,她笑說:“當孩子犯大錯時,當然會以權威鐵腕的‘手段’鎮壓,不過,一般上都是朋友的方式溝通,有說有笑,有商有量,有些需要他們自己做決定的事情,我也會听取他們的意見。”

 雖然一般情況,都是女生較男生貼心,但是瑞婷的兒子卻是相對貼心的孩子,女儿或許還小,比較沒有意識到如何体諒媽媽的辛苦。無論如何,她跟孩子都相處得不錯。

征求孩子意見

 “孩子們比較親我,畢竟我陪在他們身邊的時間較長。雖然如此,爸爸不會因為少陪他們而對他們特別寵愛,以彌補愧疚心理,一旦他們犯錯或提出無理的要求都會被教導,賞罰分明。”

 當然,隨著孩子邁入青春期,對應孩子的方式也隨之改變。 

 她說,孩子漸漸長大了,為人父母者只能把孩子當朋友對待,“我們試著改變交談方式,凡事牽涉到他們的,都會征求他們的意見,不像以前小時候,‘只手遮天’,只有我們大人做主,小孩喜不喜歡都得跟。比如現在外出用餐,點菜時會問他們喜歡吃什么,讓他們參与選擇;家里欲添購新物品,都會詢問他們意見。”

 教養孩子是需要學習的,瑞婷也通過書籍及專家吸取新時代的教養方式,她採取的方式是開明与嚴管參半,如她所形容:“像放風箏,該放時就松,該拉緊時就不放手。” 

曉以大義感化孩子

 基本上,瑞婷夫婦所面對的教養問題不大,至多是她向丈夫發牢騷:唉……怎么這孩子總是講不听,气死人。

 老公通常會開解:給他一些時間,他慢慢會接受的。

 “最后我們就不再煩了,也許孩子們潛移默化,慢慢在改變不好的行為吧!在外人眼中,孩子都是well behaved(行為良好的)。”

 當然,現代孩子,即使是再乖的孩子,也有頑皮不聽話的時候。15歲的儿子,爸爸曾在社區內教他騎摩哆,那時是爸爸坐后座,儿子載老爸,目的是讓他体驗在路上安全駕駛的經驗。過后有警告他,沒有駕駛執照,又沒有大人陪伴,不可偷偷騎摩哆。 豈知有好几次,兒子竟然趁父母不在家,偷偷騎去兜風。妹妹告狀后,夫婦教訓他,分析給他听,不足齡駕駛被警察捉或發生意外,父母是要被告的,同時也勸他要珍惜健全無缺的身体,不要拿生命來開玩笑,要騎摩哆來日方長,只要适齡考取執照,哪怕沒机會。最后他也听話了。

 至于女儿,則是偷懶沒准時交功課,四月份老師要求見家長,那時瑞婷才恍然大悟……她一直以為她六年級,懂事了,會自動自發,事件嚗光后,女兒哭著跟她保證要改過自新,果然迄今也沒有再重犯。 

互相信任自由自律

 現代人生活忙碌,許多父母對孩子的關心只限于外面的生活層面。瑞婷會盡量貼近孩子。“我想我是了解我的孩子的。他們在生活上的活動都會告訴我。如果沒有傷害到身心,危害到朋友的,我都沒有干涉。”

 她欣慰地說:“我的孩子不是很杰出聰明的學生,但是他們獨立,做事有交代,讓父母安心工作。”

 下午放學回家,孩子倆自己在家做功課,玩樂,弄熱食物吃晚餐,自己安排時間复習,以及補習,除了載送之外,她整個下午都在店裡工作,晚上八九點才回去。

 她抱著信任孩子的心理,給孩子相當大的自由空間。 
 無論如何,由于本身長時間不在家,她還是做了一些預防措施,只讓孩子在她規定的時間內上網,以免他們過度沉迷網上,電視節目也是有所限制。

上面書增加溝通

 著名社交網站面書(Facebook)成了現代人溝通交流之道,現代父母也不例外。

瑞婷與孩子在面子書上都將彼此加為好友。“我會鼓勵孩子加父母的朋友為朋友,因為大人會留下評語,可以成為孩子的良師,他們可以從大人身上吸取知識。”

 她也鼓勵孩子在面書留言,或像日記般,寫些小短文,以便提升華語書寫。 

 女兒便很喜歡在面書上書寫,包括學校活動、生活點滴,甚至連被媽媽罵,也貼上去,不怕媽媽看到,而媽媽及阿姨們也會留言,大人小孩彼此加深了解。  

 天無天天晴,天使孩子也有使壞的時候,慈祥和悅的媽媽也有發惡的時候,女兒就曾說她:天天罵(唸),你嘴巴不會酸嗎?

這位媽媽也答得巧:我整粒檸檬吃下去嘴都不覺得酸,罵你幾句哪會酸? 

 作為家長,最常面對的青少年問題就是孩子愛頂撞,瑞婷的原則是:你要頂撞到我服你,沒有道理與內涵的頂撞我一概不接受。

 有時,孩子針對媽媽的教養方式、生活方式及一些事件,感受不舒服而跟她溝通,合理的話,她就會尊重孩子的意思。

孩子心目中的媽媽

★兒子:面嚴心慈 

 我媽媽是一位嚴母,家教非常嚴格,她嚴厲把我訓練成一位有責任感及守紀律的孩子,其實她也有慈祥的一面,她沒有生气時,會跟我聊天,逗我開心,關心我的學業,教我做人的道理,以便將來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女兒:賞罰分明 

 我的媽媽是一位時而和藹可親,時而嚴厲的黑面神。學業或行為良好,就得到稱贊,頂撞媽媽或說話語气惡劣,就等吃熱辣辣的“炒粿條”。媽媽這么用心良苦是為了培育我的人格,讓我有崇高的品德修養。媽媽不會在物質上(買最新的電子產品)滿足孩子,只會在“精神糧食”上給我吃飽飽,只要我和哥哥喜歡的書,她都盡量買給我們。

你對孩子有多了解?

 以下為《心理教育活動手冊》中的測試,家長可把答案寫在紙上,然后讓孩子給你打分。這樣不僅可以讓你知道你對孩子的瞭解程度,而且還可幫助你進一步瞭解自己的孩子。以下是30個問題:

 1、誰是你孩子最要好的朋友?

 2.你孩子喜歡自己的房間漆成什麼顏色?

 3.誰是你孩子心目中最偉大的英雄?

 4.最使你孩子感到苦惱的是什麼?

 5.你孩子的最大憂慮是什麼?

 6.在體育館裡.你孩子是喜歡看籃球還是喜歡看足球?

 7.你孩子最喜歡什麼類型的音樂?

 8.家庭之外,對你孩子生活影響最大的是誰?

 9.在學校裡孩子喜歡什麼課程?不喜歡什麼課程?

 10.在你孩子做過的事中,他(或她)最感到自豪的是哪一件?

 11.你的孩子對家庭的最大抱怨是什麼?

 12.你孩子最喜歡什麼樣的電視節目?

 13.你孩子最喜歡做什麼游戲?

 l4.假如讓你的孩子任意挑選世界上的東西?選什麼(只能挑一樣)?

 15.你孩子最喜歡哪位老師?

 16.什麼事情會使你孩子真正感到憤怒?

 17.在學校裡,你孩子是否感到他被其他孩子所喜歡?

 18.你孩子以后想幹什麼?

 19.今年最使你孩子失望的是什麼事?

 20.就你孩子的年齡來說,你孩子是否感覺自己長大了或還小?

 21.在你給孩子的所有禮物中,他(或她)最珍愛的是什麼?

 22.在假期裡,你孩子喜歡野營、去大城市觀光、還是乘船旅行?

 23.你孩子最不喜歡做的是什麼家務事?洗碗、打掃房間或倒垃圾?

 24.你孩子最近讀什麼課外書?

 25.你孩子最喜歡什麼樣的家庭場合?

 26.你孩子最喜歡吃什麼?最不喜歡吃什麼?

 27.在學校裡你孩子有什麼綽號?

 28.你孩子常在什麼時候做家庭作業?

 29.你孩子最愛什麼動物?貓、狗、鳥還是魚?

 30.你孩子收藏物中什麼東西,是他(或她)認為最珍貴?

 計分方法與結果分析:把30道題目的得分核算,得出如下結果:

 (1)答對1到14個題:說明你對孩子不很關心,應該多和你的孩子交談。

 (2)答對15到25個題:說明你對孩子比較瞭解,但需要進一步瞭解你的孩子。

 (3)答對25個題以上:說明你很了解自己的孩子,應繼續保持下去。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2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