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報導:潘有文
圖:楊淦翔、互聯網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使用類固醇能在短期內增加肌肉和力量,除了吸引不少健身者使用,一些需要大量體力的運動項目,也捲入類固醇漩渦中。
這些運動員可能在某段期間取得良好表現,但當類固醇的副作用發作,他們就要承受苦果!
近期,類固醇話題發酵,我國體育界官方人士,相繼承認類固醇影響某些體育項目,我國已不能再小覷它,帶給國家和運動員的副作用。
青年與體育部部長凱里指出,一些健身者坦承使用類固醇,尤其是年輕人,因此,他希望年輕一代遠離類固醇,並且不要受到朋友影響,使用違法藥物。
國家體育學院總執行長拿督藍蘭阿茲醫生表示,運動項目中,健美、舉重和田徑都有濫用類固醇的歷史紀錄。
相較歐美國家,我國運動員濫用類固醇情況,或還有所不及,但如果不做好防範工作,一旦情況加劇,就難以收拾殘局。
張子豪曾是自由搏擊國家代表,他表示,不管是國內比賽或世界賽,他都沒有經過藥檢,因此他相信,即使有拳手使用類固醇,也難以予以證實。
引發骨質疏鬆
自由搏擊講求力道和腳骨硬度,平時訓練量和比賽,都需要大量體能,以致一些自由搏擊運動員悄悄使用類固醇。
“其實是有人使用類固醇。類固醇的存在,對拳手很危險,會讓骨頭異常脆弱,這個副作用威脅著拳手。”他說。
自由搏擊可混合使用各種拳術,包括泰拳、散打、跆拳道等,手腳攻防激裂,最后給予對手致命一擊,骨頭稍為脆弱一些,容易遭擊傷。
如果自由搏擊拳手使用類固醇,引發骨質疏鬆,在場上與對手硬碰硬時,可能造成難以想像的骨折,影響自身運動生涯。
張子豪表示,他通過比賽影片,看到一些外國自由搏擊選手,出現不可思議的骨折情況,極有可能是使用類固醇所致。
泰拳是自由搏擊運動主要拳術之一,因此選手練就強硬腳骨,並不容易折斷;格鬥時,即使腳部受傷,最嚴重是一支骨頭斷裂,輕則脫臼,但是,現實中確有自由搏擊運動員的兩支腳骨斷折,腳部因此彎向另一個方向。
使用前宜三思
對于這種情況,張子豪忍不住大呼:“這太誇張了,非常恐怖,很大可能就是使用了類固醇。”
上述這種情況,或因有關自由搏擊運動員,大量使用濃縮的類固醇,造成骨質疏鬆情況嚴重,骨頭承受不住衝擊。
此外,也有一些人以控制劑量方式,使用類固醇增加肌肉和力量,或不會讓骨頭如此不堪一擊。
“但是,即使只是一點點藥量,它還是會進入身體!”張子豪認為,拳手最好不要使用類固醇,其副作用是拳手禁忌。
他表示,類固醇是一種男性賀爾蒙濃縮后的劑量,使用者的身體,突然得到過量激素,雖然可增加肌肉線條,人體或難以負荷這些超量賀爾蒙,因此使用前應三思。
健身、打拳,或是做任何需要大量體能的運動,與其使用類固醇,不如花時間鍛煉;如果不想付出時間,那就承認事實,否則日后出現副作用,只能悔不當初。
濫用類固醇常見征狀
一般使用類固醇者,大多數不會對外承認,但濫用類固醇后,胸腹可能出現以下征狀:
●突然肌肉發達(短期內,約三個月內或更短時間);
●大量使用類個醇者,乳頭可能較凸出或較長;
●肌肉形狀帶圓,胸肌形狀比較尖;未使用類固醇者,多數是四方形。
●長時間鍛煉的肌肉非常結實,沒有多余脂肪,使用類固醇者,肌肉不是精瘦,而是帶有一點脂肪。
★服食健身奶粉(Protein)只是吸取其蛋白質,以增加肌肉,但不會出現上述特征。
張家輝變肌肉男非用禁藥
港星張家輝新電影《激戰》“肌肉男”造型曝光后,引起一片嘩然,互聯網上不少人紛紛討論,他是否有使用類固醇?
張子豪認為,對比張家輝現有胸腹肌肉外觀,以及過去十多年間的照片,張家輝的肌肉屬于真材實料!
“有人突然變大只,多少都會被懷疑使用類固醇。但看張家輝,他2000年時,肌肉沒有線條,2007年左右開始有線條,兩三年前已有胸腹肌,今年變得清瘦和結實。”因此,他認為張家輝使用類固醇的幾率低。
呂明錩:寧要健康不要打針
29歲的呂明錩,2010年開始健身,當時身體較胖,做起工來沒精神,感覺比較辛苦,于是就健身做運動,找回自己的健康。
他知道有人健身的目的,要讓身材變得健美,因此選擇打針或吃藥(使用類固醇),但他認為這對自己不好,因為他健身的目的,就僅是希望擁有健康體魄。
“我是要找回健康,身材美不美,沒關係。”他非常清楚自己健身目的,而且其教練也不認同使用類固醇。
由于一些事情,他曾停止健身半年,但並沒有放棄運動,依然堅持以跑步代替,現在回到健身中心健身,並不要求找回自己的肌肉線條,一切以健康為前提。
王明強: 朋友打針健美悔不當初
王明強今年30歲,健身已有4年時間,人變得精神奕奕,健碩的身材也使他穿衣更好看,增添不少信心。
“我以前很瘦,現在重了11至12公斤。我有吃健身奶粉,開始只吃一種,之后再配合增加,它對肌肉有很大幫助。”他表示,練至6至9個月后,已能看到一些成績。
雖然身材不俗,但他沒有想過參加健身比賽,在他的印象中,以前健身比賽,沒有太多人使用類固醇,但現在則成了趨勢,可能10個人中,就有9個打針或吃藥。
對于使用類固醇,他敬而遠之,因為在朋友身上,看到了類固醇的副作用。
“朋友打針幾年后,胸部靠近乳頭處生出腫瘤,醫生說是打了類固醇的關係,之后開刀割除。”他指出,他的朋友告戒他,千萬別使用類固醇,以免后悔莫及。
他發現,現在一些年輕人健身,因對健身效果不滿足,就會使用類固醇,另一些可能是朋友之間互相炫耀肌肉,或是鐵杆健身迷,一旦經健身中心或朋友介紹,就加入使用類固醇行列。
類固醇加速肌肉修复
使用類固可使肌肉變得龐大,其關鍵在于肌肉增大速度!
健身者健身時,肌肉纖維出現非常細微的撕裂,人體細胞和蛋白質就會修補這些纖維,肌肉就越來越強壯。
人體自然修復肌肉大約需要48個小時,但使用類固醇的人,其肌肉修復速度快上約一倍,即24小時就可完成,這即是說,也能更快恢復體力,加速健身效果。
類固醇加速肌肉修復的生理极限,雖然讓健身者迅速達到效果,但它的風險也不小,因此,想要使用類固醇者,需三思而后行。